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定远县的晨光,终于带上了几分从容的暖意。
经过数月的整顿,曾经破败的县城渐渐有了生气:大王庄的荒地上长出了沉甸甸的谷穗,疏通的河道里清水潺潺,滋养着两岸的良田;县城里的织坊人声鼎沸,改良后的纺车转得飞快,一匹匹细密的布匹被装上马车,运往外地换回粮食和铁器;街道上,百姓们的脸上多了笑容,见了龙天策一行,会主动拱手问好,不再是当初的怯懦与疏离。
吏治也为之一新。黄伦等乡绅经“河伯娶亲”一役,早已收敛了气焰,虽仍在暗中观望,却不敢再明目张胆地作梗;县衙里的旧吏,在夜凌的严格管束和龙天策的雷厉风行下,也渐渐收起了敷衍,开始踏踏实实地处理公务。
然而,新的问题,随着治理的深入,悄然摆在了龙天策面前——案牍如山。
县衙的公案上,每日都堆满了新的卷宗:张三与李四的田界纠纷,王五家的牛啃了赵六家的麦苗,镇上的杂货铺与布庄因价格起了争执,甚至还有几起关于新开垦荒地归属的申诉……这些案件,大多琐碎细微,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半点马虎不得。
龙天策坐在公案后,揉着发胀的太阳穴,面前摊着的是一起“鸡啄稻”的纠纷:两家农户因一只鸡啄了半亩地的稻苗,从口角吵到互殴,各自带着伤来县衙告状,都要求对方赔偿。
“将军,这种鸡毛蒜皮的事,让典史处理就是了。” 黄强在一旁看着,忍不住说道,他还是习惯称龙天策为“将军”,对这些家长里短的案子实在提不起兴趣。
“不行。” 龙天策摇头,“百姓事无小事。今日是鸡啄稻,处理不好,明日可能就会因为半袋粮食动刀子。这些案子,看似琐碎,实则是理顺民心的关键。” 他拿起笔,准备写下判词,却又顿住——如何判才能既公平,又让双方心服口服,还能起到警示作用?这需要对乡土人情、律法条文都有深入的理解,而这恰恰是他和夜凌等人的短板。
夜凌擅长的是统筹调度、清查账目;黄强、吴天狼、林冲是冲锋陷阵的猛将,让他们处理斗殴或许在行,断案却实在为难;鲁大胜精通刑狱,却只擅长看管犯人,对民事纠纷束手无策。
“看来,是该找些读书人来帮忙了。” 龙天策放下笔,轻声道。
他不是没想过这点,只是初到定远时,百废待兴,首要任务是解决温饱,稳定秩序。如今日子渐渐安稳,这些民事纠纷、典章制度的细化,就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处理了。
“读书人?” 黄强挠挠头,“那些酸秀才,能顶用吗?”
“未必都是酸秀才。” 龙天策笑了笑,“有真才实学、心怀百姓的读书人,能帮我们理清这些琐碎事务,制定更合理的章程,甚至能教百姓识字断文,这才是长久之计。” 他想起了玉倾城,“若是倾城方便,她倒是能帮上大忙,可……”
可玉倾城毕竟是女子,且身份特殊,抛头露面处理公务多有不便,即便她聪慧过人,也只能在幕后出些主意,无法走到台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