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928年9月12日,子夜的钟声悠扬响起,在东北大学餐厅的一间包厢里,王至诚、冯庸和张学良三人正酌酒畅谈,气氛十分得愉悦。
梁思诚因酒量太小,只品尝了一小口便提前告辞。酒杯间流淌的不仅是醇美的酒,更是三位学者对教育未来的热切期望。
“一所大学的成长,离不开优秀的校长。”王至诚微微晃动着手中的酒杯,说道,“东北大学之所以能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全靠我们遇到了一位好校长。”
冯庸沉思片刻,想起自己创办的冯庸大学,便问王至诚:“如今我冯庸大学的发展到了瓶颈,如何突破?”
王至诚看了看旁边的张学良,抿嘴一笑:“我和张汉卿没办过大学啊。不如你先谈谈,然后我们来当你的臭皮匠,如何?”
冯庸毫不犹豫地说道:“要创建一所国内外重点大学,一个优秀校长的经历,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缩影。所以,我建议东北大学的发展不仅要大胆改革,更要事无巨细。”
张学良认真地点点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哩。希望兄弟帮我筹建南楼、北楼、宿舍和图书馆。东北大学的校园,得比沈阳的砖城还要多出半里。缺多少,我出。”
冯庸心里一动,想起清华大学的办学经费:“清华办学经费70万元,教授月薪300元。”
张学良当即拍板:“东大的办学经费要清华的二倍,要多,教授月薪360元,对外省的教授,还要更加优待。有了梧桐树,不信凤凰不来东大!”
王至诚略微担心,笑道:“汉卿这是要用大洋砸出一所名校。明天是您东北大学的就职演讲,这个计划得公布于众吧。我们写报道的时候,提前有个准备。”
冯庸斩钉截铁地指出:“办学条件和经费投资至关重要,要把握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办学宗旨、治校体制、教风学风、行政化等等。要勉励教授专心做学问,教育学生专心做研究,以图用之于来日,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
王至诚对此表示赞同:“教育的‘教’,左从‘孝’,右从‘文’。一所大学,首先得注重做人与做学问。为谁培养?中国的大学就要为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团结培养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建设者。而衷于国家和民族的‘大德大孝’,要从家庭的‘小德小孝’开始。”
冯庸点头,似有所思:“还有‘文’呢?”
王至诚答道:“怎样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重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如理工、文艺等。”
张学良笑道:“讲得好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