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苦禅说:“徐先生临走前让我旁听中文系课程,我聆听了蔡元培、梁启超等前辈的演讲,甚至见到了毛先生和他的老师徐特立。”
这些思想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理念彼此呼应,让李苦禅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王至诚想到这里,激动地喊道:“苦禅……”
苦禅……这个名字正是因为同学的关照而得。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写意画的古称。他决定以“李苦禅”名行世,没想到王至诚不再喊他“李英杰”,而是直呼“苦禅”。
李苦禅说:“我跟徐先生学习的是西画,我想拜你为师学习国画。如何?”
王至诚想了想,说道:“你带我去见徐悲鸿,我自然带你去见齐白石学习国画,并保证你是齐门弟子。”
两人击掌相约,互许承诺。李苦禅把徐悲鸿介绍给王至诚,而王至诚将齐白石引荐给李苦禅。
1923年秋的一天,李苦禅拉着洋车经过王府井大街,恰巧遇见齐白石从一家书画店走出。见到齐白石,李苦禅心中一紧,想起自己的西画与齐白石的国画相差万里,羞愧得想要躲开。
“苦禅,过来送我回家,聊聊书画。”齐白石招手,热情地让他将包里的画拿出来。
李苦禅心中紧张:“我,这,给老师丢脸了……”
齐白石却笑着说:“我才是鲁班门下出身,靠劳动吃饭,丢谁的脸?”他热情地邀请李苦禅搬到自己家住。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李苦禅终于摆脱了拉洋车的生活,专心跟齐白石学习国画。他一笔一画尽得齐白石的国画精髓。
随着第三次中日联合展览会在北京中央公园社稷坛大殿的圆满结束,王至诚与李苦禅的名字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王至诚的《兰亭序》和李苦禅的《群英荟萃》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艺术的真谛,表达着对华夏文化的那份炙热情感。
1924年,李苦禅、王雪涛、王至诚等人成立了“九友画会”,在艺术界初露锋芒。
1925年夏,北京国立艺专举办毕业生作品展,李苦禅的油画《合唱》和八幅大写意花鸟画全部被林风眠及其他老师买走,而林风眠尤为青睐的则是《群英荟萃》。
就在这一年,王至诚被林风眠叫到校长办公室。李苦禅和方伯务已经在这里,并答应了留校。
王至诚一进门,林风眠让他坐在李苦禅身边,“我看好你的字,希望艺专能够在书法上有所突破。”林风眠的话语坚定而温暖,他继续说道:“虽然我们的美专还不是大学,但美术有独特的优势,未来定会发展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出色的美术大学。齐白石能在这里任教,我想你在这里也不会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