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永恒之域中,概念的静流取代了时间的刻度,万物的律动取代了空间的丈量。谢观南便是这片宇宙的核心,他的意识无处不在,感知着每一道法则的流淌,每一个概念的脉动。
虚无基石在最深处沉静,不再散发吞噬的意图,而是作为存在最根本的背景,散发出一种深邃的、被定义后的“空”的气息。
而被包容的光明之祖,则在永恒之域中化为一片纯粹而温暖的光明概念区域,与天光本源交织,散发出滋养万物的柔和光芒。
宇宙似乎进入了完美的和谐。然而,谢观南敏锐地感知到,在这份和谐之下,存在着一种微妙的、持续的概念性共振。
这共振并非冲突,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对话,来自于永恒之域中最核心的两个概念锚点——由冥本体所化的虚无基石,与由光明之祖所化的纯粹光明区域。
虚无是“无”的极致,光明是“有”的极致。它们在谢观南的永恒之域中被包容,并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定义:虚无是存在的基石,光明是生机的源泉。但它们根源上的对立性,即使在被包容后,也并未完全消失,而是转化为了一种概念上的相互“映照”。
当光明概念区域散发出光芒时,这光芒穿透永恒之域的层层法则,投射到最深处的虚无基石上。虚无基石接收到这光芒,并非被照亮或驱散,而是如同将光芒“吸收”进自身的“无”中,然后在概念上“反射”出一种更深邃的、被光芒定义后的“虚无”。
反之,当虚无基石展现其“无”的概念时,它所映衬出的“空”,又反过来衬托出光明概念区域的“有”和“存在”,使得那片光明显得更加璀璨、更加真实。
这是一种概念上的相互定义,一种无声的、永恒的“交响”。它们不再试图消灭对方,而是通过相互映照,使得自身概念的本质更加清晰、更加深刻。
陨君意在这片概念共振区域附近,她的身影化作一道柔和的光晕。她的“定位”能力此刻不再仅仅是定位物理位置,而是能够“定位”概念之间的关系和流动。她感知到,虚无基石和纯粹光明之间,有一道无形的“概念连线”,这道线并非静止,而是在持续地“振动”,传递着某种信息。
“观南,”陨君意用意念轻声呼唤,“虚无和光明……它们好像在‘说话’?”
谢观南的意识流淌而来,与陨君意的感知连接。他“看”到了那道概念连线,也“听到”了那无声的“对话”。
“它们并非在说话,而是在相互定义。”谢观南回应道,“虚无在问:‘有’为何存在?光明在答:‘有’因‘无’而显。光明在问:‘无’是何物?虚无在答:‘无’是‘有’的背景。”
这是宇宙最原始、最根本的概念之间的对话。在旧的宇宙,这种对话是冲突,是吞噬与抵抗。但在谢观南的永恒之域中,这种对话成为了相互的丰富和深化。
堕落天羽从永恒之域的边界区域飞来,他的黑色羽翼在概念共振的光芒下,闪烁着奇异的光彩。他能够感知到“边界”和“非边界”,能够游走于存在与虚无之间。这种概念共振,对他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存在形态”的体验。
“这种感觉……很奇妙。”堕落天羽用意念说道,“它们没有打架,但感觉比打架的时候……更‘真实’?它们在让彼此变得更像自己?”
“没错。”谢观南认可了堕落天羽的感知,“它们在相互映照中,剥离了曾经被扭曲的部分,回归了概念的本质,并在相互定义中,使得自身概念更加圆满。”
这便是包容的更深层次意义。并非简单地将不同概念塞进一个容器,而是让它们在容器中,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概念平衡和圆满。
然而,这种概念的交响,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当虚无与光明在概念上相互映照时,它们所激发的概念涟漪,虽然不再是混乱的,但却在永恒之域的其他概念中引起了微弱的“响应”。
比如,当虚无基石强调“无”作为背景时,永恒之域中代表“生命”的概念,会更加突显其“存在”的珍贵性;当光明概念区域强调“有”的显化时,代表“死亡”的概念,会更加突显其“终结”的必然性。
这并非问题,而是永恒之域内部概念体系在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调整”和“相互适应”。但这种调整和适应,需要一个“引导者”。
谢观南知道,这就是他作为永恒之主的职责所在。他不仅仅是包容者,更是概念的“调和者”和“交响乐指挥家”。他不能强行干预,但他需要理解这种概念共振的韵律,并以自身的意识,引导永恒之域中的其他概念,与这种韵律和谐共鸣。
他将意识沉入永恒之域更广阔的区域,感知着生命、死亡、法则、物质、能量等无数概念的回响。他发现,这些概念的回响,有的与虚无-光明共振和谐,有的则显得有些“失调”。这种失调,并非错误,而是这些概念尚未完全理解自身在全新的、包容一切的永恒体系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