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壬午日,皇帝把梁贵人立为皇后,还把之前梁皇后的懿陵降格为贵人的坟墓。皇帝讨厌梁氏,就把皇后的姓改成薄氏,过了一段时间,知道她是邓香的女儿,又让她恢复邓姓。
皇帝下诏奖赏诛杀梁冀的功臣,封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为县侯,单超的食邑有两万户,徐璜等人各有一万多户,世人称他们为“五侯”。还让左悺、唐衡继续担任中常侍。又封尚书令尹勋等七人为亭侯。
任命大司农黄琼为太尉,光禄大夫中山人祝恬为司徒,大鸿胪梁国人盛允为司空。当时,刚刚除掉梁冀,天下人都期待有新的政策和变化。黄琼处在三公之首的位置,就上奏检举那些平常贪污的州郡官员,有十多个人被处死或者流放,全国上下都一致称赞他。
黄琼征召汝南的范滂。范滂从小就磨炼自己的高洁品行,被家乡人信服。他曾经担任清诏使,去冀州巡查,范滂一上车,手握缰绳,就满怀壮志,想着要把天下治理得风清气正。那些贪污的郡守、县令,听到风声就自动交出官印离职了。他所检举上奏的人,没有不让大家心服口服的。正好赶上皇帝下诏让三府的属官检举那些民间流传的官员不法行为,范滂就上奏检举了二十多个刺史、二千石官员以及他们背后的权贵势力。尚书责怪范滂弹劾的人太多,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所检举的,要是没有那些贪婪残暴、严重危害百姓的,我怎么会写在奏章上呢!只是因为时间紧迫,所以先检举最要紧的,那些还没调查清楚的,之后我会再去核实。我听说农夫除掉杂草,好庄稼才能长得茂盛;忠臣铲除奸人,国家的正道才能清明。要是我说的有假,我甘愿接受死刑!”尚书也没法反驳他。
尚书令陈蕃给皇帝上疏,推荐了五个隐士,分别是豫章的徐稚、彭城的姜肱、汝南的袁闳、京兆的韦着和颍川的李昙。皇帝就用安稳的车子、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按照礼节去征召他们,可他们都没来。徐稚家里穷,经常自己种地,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就不吃,为人恭敬、节俭、重义气、讲谦让,当地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多次被官府征召,他都没答应。陈蕃当豫章太守的时候,以礼邀请徐稚担任功曹,徐稚没办法才去拜见,见面之后就告辞了。陈蕃性格正直严厉,不轻易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了,才专门为他设一张坐榻,徐稚走了就把坐榻挂起来。后来徐稚被推举为有道之士,朝廷派人到他家封他为太原太守,他也没接受。徐稚虽然不接受各位公卿的征召,但听说有人去世,就背着书箱去吊唁。他常常在家里提前烤好一只鸡,用一两棉花在酒里浸湿后晾干,用来包裹鸡肉,直接走到要去的坟墓外,用水浸湿棉花,让它散发出酒气,再准备一斗米饭,用白茅垫着。把鸡放在前面,洒酒祭奠完,留下名片就走,不见丧主。
姜肱和他的两个弟弟仲海、季江都因为孝顺友爱而出名,他们经常盖同一条被子睡觉,不接受朝廷的征召。姜肱曾经和弟弟季江一起去郡里,晚上在路上遇到强盗,强盗要杀他们,姜肱说:“我弟弟年纪小,父母疼爱他,还没娶妻,我愿意牺牲自己救弟弟。”季江说:“哥哥年纪大,品德好,是家里的宝贝,国家的人才,我请求自己受死,来代替哥哥的性命。”强盗听了就把他们都放了,只是抢走了他们的衣服财物。到了郡里,大家看到姜肱没穿衣服,奇怪地问原因,姜肱找了个别的借口,始终没说被抢劫的事。强盗听说后,感动又后悔,到学舍求见姜肱,磕头谢罪,归还抢来的东西。姜肱不接受,还拿酒食招待强盗,然后送他们走了。皇帝征召姜肱,他没来,就下令彭城的官员,让画工去画姜肱的样子。姜肱躺在昏暗的地方,用被子蒙着脸,说自己头晕,怕吹风,画工最终也没见到他。
袁闳是袁安的玄孙,他刻苦修身,不接受征召。韦着隐居起来讲学,不过问世俗事务。李昙的继母很严厉,李昙侍奉她却更加恭敬,得到四季的珍贵玩物,从来都是先祭拜再献给继母,乡里人都把他当作榜样。
皇帝又征召安阳的魏桓,他的同乡都劝他去,魏桓说:“追求官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现在后宫有上千人,能减少吗?马厩里有上万匹马,能减掉吗?皇帝身边的权贵,能除掉吗?”大家都说:“不能。”魏桓感慨地叹息说:“如果我去了,最后还是一事无成地回来,那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就隐居起来不出来。
皇帝除掉梁冀后,以前的旧人、恩人、仇人,很多都得到了封爵。追封皇后的父亲邓香为车骑将军,封安阳侯;又封皇后的母亲宣为昆阳君,哥哥的儿子邓康、邓秉都为列侯,家族其他人都当上了列校、郎将,赏赐的财物数以万计。中常侍侯览献上五千匹细绢,皇帝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又借口他参与商议诛杀梁冀,进封他为高乡侯;还封小黄门刘普、赵忠等八人为乡侯。从此,权力都集中到宦官手里了。“五侯”尤其贪婪放纵,朝廷内外都被他们搅得不安宁。当时,灾异现象频繁出现,白马令甘陵人李云用公开的奏章上书,还把副本送到三公府,说:“梁冀虽然专权跋扈,把暴虐施加到天下,但现在因为犯罪被杀,就像主人叫来家臣把他勒死一样,却滥封谋划这件事的臣子万户以上的食邑。汉高祖要是知道了,能不反对吗!西北边境的将领,能不寒心吗!孔子说:‘帝,就是要明察。’现在官位混乱,小人靠谄媚往上爬,钱财公然行贿受贿,政治教化日益受损;皇帝诏书任命官员,都不经过皇帝亲自审阅,这样做,皇帝还想不被人指责吗!”皇帝看到奏章后非常生气,下令有关部门逮捕李云,让尚书带着护卫,拿着剑戟把李云送到黄门北寺狱,派中常侍管霸和御史、廷尉一起审问他。当时,弘农五官掾杜众为李云因为忠谏而获罪感到痛心,就上书说“愿意和李云同一天死”,皇帝更加愤怒,就把杜众也关进了廷尉的监狱。大鸿胪陈蕃上疏说:“李云说的话,虽然没顾忌皇帝的忌讳,冒犯了皇帝的旨意,但他的本意是为了国家好。以前汉高祖能容忍周昌直言不讳的劝谏,汉成帝赦免朱云的死罪,现在要是杀了李云,我担心世人又会有像比干被剖心那样的议论了!”太常杨秉、雒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也一起上疏为李云求情。皇帝非常愤怒,有关部门上奏说他们对皇帝不恭敬。皇帝下诏严厉斥责陈蕃、杨秉,把他们免职赶回家乡,沐茂、上官资被降两级官阶。当时皇帝在濯龙池,管霸上奏李云等人的事情,管霸跪着说:“李云不过是乡野间的迂腐书生,杜众是郡里的小官吏,他们是出于愚狂,不值得治罪。”皇帝对管霸说:“‘帝欲不谛’,这是什么话,你还想原谅他们?”回头让小黄门批准了对李云和杜众的判决,李云和杜众都死在了狱中,从此皇帝宠爱的这些人更加骄横。太尉黄琼自己觉得无力制止这种情况,就称病不起,上疏说:“陛下即位以来,没有什么好的政绩,梁氏家族掌权,宦官充斥朝廷,李固、杜乔因为忠言被残酷杀害,李云、杜众又因为正直接着被杀,天下人伤心害怕,怨恨越来越深,朝廷内外的人,都不敢谈忠了。尚书周永,一直侍奉梁冀,借助他的权势,看到梁冀快倒台了,就假装诋毁梁冀来显示自己忠诚,靠着这种奸计,也得到了封侯。还有,宦官心怀不正,互相勾结,自从梁冀得势,他们就亲密无间,整天谋划着干坏事;等到梁冀要被杀的时候,他们没办法再耍手段,又把梁冀的恶行重新提起,来索要爵赏。陛下不仔细审查,辨别真假,又把他们和忠臣一起公开封赏,让好坏不分,就像把金玉扔在沙石里,把珪璧摔碎在泥地里,天下人听到这些,没有不愤怒叹息的。我家世代受国家的恩,我职位重要但能力微薄,在这快要不行的时候,斗胆说出这些不避讳的话。”奏章呈上去后,皇帝没有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