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戊子年)
春天正月甲子日,皇帝举行加冠礼,标志着成年啦。庚午日,朝廷大赦天下。
三月戊辰日,皇帝跟着皇太后到大将军梁冀的府上。
这时候,白马羌进犯广汉属国,把当地长官给杀了。益州刺史率领板楯蛮出兵,把白马羌打败了。
夏天四月丙子日,皇帝封自己的弟弟刘顾为平原王,让他负责祭祀孝崇皇;还尊称孝崇皇的夫人马氏为孝崇园贵人。
五月癸丑日,北宫掖廷里的德阳殿和左掖门着火啦,皇帝只好转移到南宫去住。
六月,把清河改名为甘陵。立安平孝王刘得的儿子经侯刘理为甘陵王,让他祭祀孝德皇。
秋天七月,京城发大水了。
建和三年(公元149年,己丑年)
夏天四月丁卯日的月末,发生了日食。
秋天八月乙丑日,天市星附近出现了彗星。
京城又发大水了。
九月己卯日,发生地震。庚寅日,又震了一次。
有五个郡和国的山崩塌了。冬天十月,太尉赵戒被免职;让司徒袁汤当太尉,大司农河内人张歆当司徒。
这一年,以前朗陵侯的国相荀淑去世了。荀淑年轻的时候学问渊博,品行高尚,当时的知名贤士李固、李膺都把他当作老师一样尊崇。他在朗陵任职的时候,处理事情明智公正,大家都叫他“神君”。荀淑有八个儿子,分别是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荀专,个个都很有名,当时的人把他们称为“八龙”。他们住的地方以前叫西豪里,颍阴县令渤海人苑康觉得以前高阳氏有八个有才的儿子,就把这个地方改名叫高阳里。李膺性格简约高傲,不怎么和人交往,只把荀淑当作老师,和同郡的陈寔做朋友。荀爽曾经去拜访李膺,还给他赶车,回来之后高兴地说:“今天终于能给李君赶车啦!”可见李膺有多受人仰慕。陈寔出身低微,一开始是郡里西门的亭长。同郡的钟皓因为品行忠厚被大家称赞,先后九次被公府征召,论年纪和资历都比陈寔老得多,但他却和陈寔交朋友。钟皓担任郡里的功曹,被征召到司徒府任职,临走的时候,太守问他:“谁能接替你的位置呢?”钟皓说:“您要是一定得找合适的人,西门亭长陈寔就可以。”陈寔听说后说:“钟君好像不太会看人呀,不知道为啥唯独看中我!”太守就任命陈寔做了功曹。当时中常侍山阳侯览请太守高伦安排一个人做官,高伦就批示让这人当文学掾。陈寔知道这人不适合,就带着公文去见高伦,说:“这人不适合任用,但侯常侍的要求又不能违背,我请求把他安排在外面的机构任职,这样不会玷污您的英明。”高伦同意了。于是乡里的人都奇怪为什么任用这么个人,陈寔却始终不解释。后来高伦被征召为尚书,郡里的士大夫送他到纶氏,高伦对大家说:“我之前为侯常侍安排人做官,陈君悄悄把批示拿回去,在外面公开安排那个人任职。最近听说有人因此看不起陈君,这过错其实是因为我害怕权贵,陈君真的是那种‘有好事就说是君主的功劳,有过错就自己承担’的人啊。”陈寔还是坚持把过错往自己身上揽,听到的人这才明白并赞叹,从此天下人都佩服他的品德。后来陈寔做太丘长,注重修养品德,让当地清净安宁,老百姓都过得很安稳。邻县有百姓来归附,陈寔就耐心教导劝解,然后把他们送回各自家乡。上司来地方巡查,当地官吏担心百姓有打官司告状的,就汇报说想禁止。陈寔说:“打官司是为了寻求公正,禁止了,他们的道理怎么能得到伸张呢!不要去限制他们。”上司听了感叹说:“陈君都这么说了,难道还会有人受冤枉吗!”结果真的没有人打官司。因为沛相征收赋税违反规定,陈寔就辞去官职离开了,当地的官吏和百姓都很怀念他。钟皓向来和荀淑齐名,李膺经常感叹说:“荀君见识清高,难以超越;钟君品德高尚,可以作为师表。”钟皓哥哥的儿子钟瑾的母亲,是李膺的姑姑。钟瑾喜欢学习,仰慕古人,有谦让的风度,和李膺同岁,两人都很有名。李膺的祖父太尉李修常说:“钟瑾的性格像我们家的人,‘国家政治清明,不会被埋没;国家政治黑暗,也能免于刑罚’。”于是又把李膺的妹妹嫁给了钟瑾。李膺对钟瑾说:“孟子说‘人要是没有是非之心,就不能算是人’,弟弟你怎么这么没有是非观念呢!”钟瑾曾经把李膺的话告诉钟皓。钟皓说:“元礼(李膺字元礼)的祖父、父亲都在官位,家族兴盛,所以他才能这么说呀!以前国武子喜欢揭别人的短处,结果招来怨恨,现在难道是能直言的时候吗!如果想保全自身和家人,你这种处世之道才是可贵的。”
评论
这段史料聚焦于汉桓帝建和二年至三年的历史,表面看似多为礼仪、灾异与地方事务的记载,实则暗藏着东汉中期政治生态的深层变化——外戚专权的阴影下,士大夫群体正以独特方式构建着精神防线,而王朝的衰落已在灾异与权力惯性中悄然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