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汉纪四十,从公元92年(壬辰年)到公元105年(乙巳年),一共十四年。
永元四年(公元92年,壬辰年)
春天正月,朝廷派大将军左校尉耿夔,给于除鞬授予印玺绶带,让中郎将任尚持符节护卫,驻扎在伊吾,就跟对待南单于的老规矩一样。
起初,庐江的周荣被袁安的官府征召,袁安上奏弹劾窦宪、窦景以及争议立北单于这些事儿的奏章,都是周荣起草的。窦家的门客、太尉掾徐齮特别讨厌他,威胁周荣说:“你给袁公出谋划策,排挤弹劾窦家,窦家那些凶狠的门客、刺客满京城都是,你小心着点儿!”周荣说:“我周荣,是江淮地区的孤寒读书人,有幸能在司徒府做事,就算被窦家害了,我也心甘情愿!”还叮嘱妻子儿女:“要是我突然遭遇飞来横祸,别给我收殓埋葬,希望我这小小的身躯能让朝廷醒悟。”
三月癸丑日,司徒袁安去世。
闰月丁丑日,任命太常丁鸿为司徒。
夏天四月丙辰日,窦宪回到京城。
六月戊戌初一,发生日食。丁鸿上奏说:“以前吕氏掌权,皇位差点就被转移;哀帝、平帝末年,皇家宗庙都没人祭祀了。所以就算有像周公那样亲近的关系,但没他那样的品德,就不能让他掌权。现在大将军窦宪虽说想自我约束,不敢越界;可天下不管远近的人,都吓得赶紧听他的话。刺史、二千石官员刚被任命,去拜见辞行、求通报等答复,就算拿到了朝廷的符节印玺,接到尚书台的指令,也不敢马上走,有的等了几十天。他们背弃王室,投靠私门,这就是皇上威风受损,下面官员权力太大了。下面人违背常理,上天就会显示征兆,就算有秘密阴谋,神灵也能看透,用天象警示,告诉君主。在事情刚冒头时制止容易,等严重了再挽救就难了。人们都容易忽视小事,最后搞出大祸,出于恩情不忍心教导,出于情义不忍心割舍,等事情过去了,才明白这是未来的借鉴。天不能不刚健,不然日月星就不亮;君主不能不强大,不然地方官员就会横行霸道。应该趁着天象大变,改革政治,纠正失误,顺应天意。”
丙辰日,13个郡和封国发生地震。
还出现了旱灾和蝗灾。
窦家父子兄弟都做了卿、校等大官,朝廷里到处都是他们的人。穰侯邓叠、邓叠的弟弟步兵校尉邓磊,还有他们的老妈元,窦宪的女婿射声校尉郭举,郭举的老爸长乐少府郭璜,这些人互相勾结。元、郭举能随便进出皇宫,郭举还得到太后宠爱,他们就一起谋划着要干掉皇帝,皇帝偷偷知道了他们的阴谋。当时,窦宪兄弟大权独揽,皇帝跟朝廷内外的官员根本没法亲近接触,能陪着他的只有宦官。皇帝看朝廷上下的官员都向着窦宪,只有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这人谨慎机灵,不跟豪门结党,就和郑众商量着要干掉窦宪。因为窦宪在外地,怕他造反,就忍着没动手。正好窦宪和邓叠都回京城了。那时候清河王刘庆,特别受宠,经常进宫陪着皇帝住。皇帝打算揭露阴谋,想找《外戚传》看看,又怕身边人泄密,不敢派人去拿,就让刘庆偷偷向千乘王要,夜里把刘庆单独叫进宫;又让刘庆给郑众带话,打听以前诛杀外戚的事儿。庚申日,皇帝到北宫,下令让执金吾、五校尉带兵守住南宫和北宫,关闭城门,把郭璜、郭举、邓叠、邓磊都抓起来,关进大牢处死。派谒者仆射去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玺绶带,改封他为冠军侯,让他和窦笃、窦景、窦瑰都回封国去。皇帝因为太后的缘故,不想公开杀窦宪,就给他们挑了厉害的封国丞相去监督。窦宪、窦笃、窦景到了封国,都被逼得自杀了。
当初,河南尹张酺经常依法收拾窦景。窦家倒台后,张酺上奏说:“窦宪他们得宠显贵的时候,大臣们都争着巴结,都说窦宪受先帝托孤,有伊尹、吕尚那样的忠诚,甚至把邓夫人比作文母。现在严厉惩罚一施行,又都说他们该死,根本不看前因后果,也不考虑公正评价。我看夏阳侯窦瑰一直都挺忠善的,之前跟我聊天,常有尽忠的想法,还管着门客,没犯过法。我听说朝廷处罚自家亲戚,有‘三宥’原则,宁可宽厚,别太刻薄。现在有人想给窦瑰挑厉害的封国丞相,我怕逼得太紧,窦瑰可能就保不住命了,应该适当宽容,彰显厚德。”皇帝被他的话打动,所以只有窦瑰保住了命。窦家宗族和靠窦宪当官的门客,都被免官打发回原籍。
以前,班固的家奴喝醉了骂洛阳令种兢,种兢借着抓窦家宾客的机会,把班固也抓了,班固死在大牢里。班固之前在写《汉书》,还没写完,皇帝就下诏让班固的妹妹、曹寿的老婆班昭接着写完。
华峤评论说:班固写东西,不偏激不诡异,不故意贬低或抬高,内容丰富还不乱,详细又有条理,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他能出名是真有本事!班固还指责司马迁的是非标准跟圣人不太一样,可他自己发表议论,老是排斥为气节而死,否定正直的行为,也不宣扬杀身成仁的美德,太不把仁义、守节当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