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第282章 入宫进献自行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很快,两人检查完毕,直接来到段卫强面前,齐齐抱拳一礼,“报告校尉大人,车厢里只有六辆自行车,马车一切正常。”

段卫强连忙伸了伸手,“张大人,请吧!”

随后,张毅、孔妙函、瑶儿一起走进了承天门,李元方驾驶着马车缓缓跟了上去……

太极宫。

立政殿。

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承乾、李泰、李丽质一家五口围桌用饭,吃着新鲜的炒菜苗,人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大冬天的,能吃上如此鲜嫩爽口的菜苗,真是多亏了张毅,要是我大唐的普通老百姓,人人家里都有一个蔬菜暖棚的话该有多好啊!”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二郎放心,有张毅在这个愿望早晚能实现。”

李世民微微颔首,“我大唐百姓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朕真心希望那一天能早日到来!”

“张毅此子,确实不凡,其出仕虽不足三个月,但却为我大唐屡立新功,游击战法仅凭五百左武卫就拖住了突厥数万大军整整半天的时间。”

“突厥大军兵临渭水河畔,他又献出了和谈妙计,朕这才顺利的与颉利签订的渭水之盟,从而避免了一场大战的发生。”

“此后他又弄出了炒菜,提炼出了没有苦涩味的精盐,献出了便捷的活字印刷术、高产的林邑稻,制作出了马蹄铁、卫生纸、贞观犁、自行车,研究出了蔬菜暖棚和地暖。”

“每一样都是利国利民之物,可真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就是这样一个足以彪炳史册的功臣,却仍然还有人在给他泼脏水,散布谣言打击陷害他。”

立政殿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家五口温馨的用膳场景,李世民放下筷子,眉宇间浮现出一丝冷意。

“朕听闻,近日朝中有人暗中诋毁张毅,说他‘奇技淫巧,蛊惑圣听’,甚至有人上书弹劾他‘擅改祖制,有违圣人之道’。”

李世民冷哼一声,“这些人,尸位素餐,不思进取,反倒对真正为国为民之人百般刁难!”

长孙皇后温声说道:“二郎息怒!张毅之才,朝野有目共睹,那些流言蜚语,不过是有人见他年少得志,心生妒忌罢了。”

李承乾也放下碗筷,一脸正色的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张毅所献之物,件件利国利民。”

“马蹄铁使战马损耗大减,贞观犁让百姓耕作事半功倍,活字印刷术更是惠及天下学子——此等大才,岂能因小人谗言而寒了心?”

李泰也点头附和道:“皇兄所言极是!张毅之能,堪比古之管仲、诸葛,若因流言而疏远于他,岂非自断臂膀?”

李世民神色稍霁,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李丽质身上,年幼的长乐公主一脸天真的眨了眨眼睛。

“父皇,张毅能在寒冬里种出蔬菜,造出无需畜力就能行走的自行车,为老百姓做了那么多好事,那他肯定是个好人!”

李世民闻言,不由的轻笑一声,“连丽质都能明白的道理,那些朝臣却是在装糊涂!”

“也罢!既然如此,那朕就借着这次的传言案,好好的整肃一下朝堂风气,狠狠的敲打一下那些别有用心之人。”

李世民眼中寒光一闪,“只要大理寺查出了此案的幕后主使,无论是谁,朕一定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吴城在宴席中无意惊扰了长公主,而被震怒的皇帝流放北莽。罪囚营中,吴城在生死危机时刻觉醒神级杀敌系统,只要杀敌就能获得属性点奖励,增强自身能力。从此吴城一路在北莽驰骋,杀敌无数,一步步做大做强。北莽异族凶险,王庭使者强悍,朝堂汹涌莫测,大军征途漫漫。且看,吴城如何从罪囚一刀一刀杀到天下之主!...
凉小城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王通一朝穿越至大业王朝成为边远地区的一个小小百姓。恶霸欺,官僚压,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为了活命,王通奋力挣扎。种田经商,杀人放火,历经三年,终于拼搏出了一番天地。本想做一个土皇帝逍遥一生,直到那年大业长公主殿下游山玩水,偶遇王通……这王通,竟然懂得如此多种田知识!这王员外,竟然有如此多奇思妙想!这王书生,竟然满腹锦...
公子谦
不靠系统她照样在斩神杀疯
不靠系统她照样在斩神杀疯
又名因为评分刚出,所以会比较低,望谅解一朝穿越,阮皎年从24岁多马甲社畜做回高中生。她忍不住扶额苦笑:“该死的世界,我恨你。”“明明都要看到结局了!闹哪样!”当发现穿的斩神且穿到沧南集训前一年多还靠鸡肋的禁墟进了集训名单。“亲爱的世界,刚刚开的玩笑。”意外成神代后,神给她发传单,阮皎年笑容一僵,"不是您还有兼职啊。...
西合虞三价酒
我在三国加个点
我在三国加个点
刘毅在城头上醒来,城墙上喊杀声一片,城下黄巾密密麻麻,箭矢威力堪比重狙,武将动辄爆气开无双......PS:非无脑爽文,半史实~...
临海墨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
榴弹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