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冰冷刺眼的镁光灯,如同无数根钢针,狠狠扎在田翠布满疲惫的脸上。她坐在海牙国际刑事法院那庄严到令人窒息的证人席上,后背挺得笔直,却无法抑制指尖的细微颤抖。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尚未愈合的肋间伤口,带来隐秘的刺痛。手腕上那道被鹰眼男人割开的、缝了十七针的狰狞疤痕,此刻正被一条素色丝巾勉强遮盖,却如同烧红的烙印,时刻提醒着湮灭教堂里的血腥与背叛。
“田翠女士,” 控方首席检察官的声音透过同声传译耳机,清晰而凝重,“请你再次向法庭确认,你于本年7月7日,在城西看守所地下区域,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由贺兰容华主导的、代号‘普罗米修斯’的非法人体试验项目,对吗?”
“是的。” 田翠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肃穆的法庭,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她的目光扫过被告席上那个穿着定制囚服、头发依旧一丝不苟的男人——贺兰容华。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微阖着眼,仿佛只是在进行一场无聊的商务会议,唯有搭在扶手上、因用力而指节泛白的手,暴露了内心的惊涛骇浪。
“那么,” 检察官拿起一份厚厚的文件,封面上印着醒目的“HLA数据库日志核心 - 解密摘要”,“你提交的这份来自‘仁心’AI系统深层备用终端的日志核心数据,经过国际专家组独立验证,证实了该数据库存在系统性、大规模篡改器官移植匹配排名的行为。超过两千三百名贫困或无依无靠的患者,因排名被恶意下调而错失移植机会死亡。同时,他们的‘优先级’被让渡给了支付了高额‘加急费’的VIP客户。你能否详细说明,贺兰容华如何利用这套系统,为其医疗帝国和‘普罗米修斯’计划筛选‘实验材料’?”
法庭内一片死寂。旁听席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屏住呼吸,镜头聚焦在田翠苍白的脸上。陪审团成员的表情凝重如铁。
田翠深吸一口气,肺部传来熟悉的钝痛。她强迫自己不去看湮灭坑照片带来的眩晕感,将目光投向法庭中央巨大的电子屏幕。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从“仁心”日志核心中提取的、冰冷而血腥的铁证:被篡改的HLA匹配名单,贫困患者绝望的医疗记录照片,以及…一份标注着“P项目 - 器官摘取优先级”的内部指令,签发者赫然是贺兰容华的电子签名。
“贺兰容华掌控的‘仁心’系统,不仅是医疗数据平台,更是他筛选‘材料’的智能绞肉机。” 田翠的声音带着一种被冰水浸透的平静,每一个字都像淬毒的冰锥,“HLA数据库的篡改,只是第一步。当那些被判定‘低价值’的患者陷入绝境,‘仁心’会通过其控制的医疗网络,向他们推送伪造的‘临终关怀志愿项目’或‘新药试验机会’。一旦这些走投无路的人签下协议,他们就不再是病人,而是‘普罗米修斯’计划清单上的…活体器官源和实验体。”
她顿了顿,脑海中闪过污水池中漂浮的“P-7-23”尸体,闪过培养舱内那些扭曲的“样本”,声音因极致的压抑而微微发颤:“看守所地下样本库…就是处理这些‘材料’的最终屠宰场。失败品被当作医疗垃圾丢弃…而像贺兰敏这样具有特殊价值的‘容器’,则会被送入更深层的地狱,进行非人的‘星尘’融合实验…直到榨干最后一丝利用价值。”
旁听席上传来压抑的抽泣和愤怒的低语。屏幕上适时切换画面:由国际调查组根据田翠口供和残留痕迹重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地下样本库3D模型,以及法医在湮灭坑边缘提取到的、属于不同个体的微量生物组织碎片检测报告——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与已知失踪人口DNA匹配”。
“反对!” 贺兰容华的辩护律师猛地站起,声音尖锐,“控方证人的描述充满主观臆断和情绪化指控!所谓‘样本库’、‘星尘实验’缺乏直接物证支撑!湮灭坑成因不明,残留生物组织完全可能来自其他意外事件!我的当事人从未签署过任何名为‘器官摘取优先级’的文件!那是系统故障或他人栽赃!”
“反对有效。” 主审法官面容冷峻,“证人,请围绕你提交的日志核心数据和亲身经历进行陈述。”
田翠看着被告席上依旧闭目养神的贺兰容华,嘴角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她知道对方在等什么。在等她的精神评估报告被抛出,在等“创伤后应激障碍”、“妄想”这些标签被贴上,将她变成一个歇斯底里的疯女人。
“法官阁下,” 控方检察官沉稳回应,“辩方试图质疑证人的精神状况。我们提请法庭注意,由三位国际权威精神科专家组成的独立小组,已对田翠女士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确认,她虽遭受严重身心创伤,但认知清晰,陈述具有高度连贯性和逻辑性,且其核心证词与‘仁心’日志物理证据高度吻合。所谓‘妄想’,毫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