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星际飞船建造过程中,材料技术的限制都会暂时被压低。
最后,
区别于电推进系统,
引力推进系统加速和行进过程中,理论上会更加‘安静’。
这一点可以说重要,也可以说不重要。
不过,即便是忽略这点,其他两方面带来的意义也足够了。
……
“引力推进系统,能源装置已启动,能量开始输出。”
在首座引力推进系统运行实验宣布开始之后,
负责本次实验具体执行的智能程序给予了及时反馈。
此刻,正在关注着这次运行实验的人中,
可能就已经经历过许多这种时刻的秦裕,情绪还算平静。
一众相关领域研究员们,都的确不可避免有些紧张。
大部分研究员们,都顾及不上去看传回的全息画面中,
引力推进系统的整体全貌,更多只是关注着本次运行实验中,大量监测仪器传回的,各子系统相关数据。
用以判断引力推进系统在运行实验进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这首座引力推进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虽然仅持续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但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研究,即便是从秦裕院士逝世开始,也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
如果考虑到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本省也很大程度上是给这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那么,此刻即将面临首次运行实验的引力推进系统的研制历程,还要更加漫长许多。
如此漫长的时间里,无数人们曾经在这项技术的研究上,付出过巨大的努力,无数的心血,
在秦裕院士的带领下,负熵研究院完成了基础理论层面的突破,给后续的技术实现一个机会,
后面,秦裕院士离开过后,又是无数负熵研究院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中无数研究员们的前仆后继,
现在,一众在这里,等待着引力推进系统完成首次运行实验的人们,
绝大部分,都是从负熵研究院中,上一代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研究员手里接过了引力推进系统研究的接力棒,
是无数天才研究员们的接力,才让无工质推进技术,引力推进系统的研究,走到了现在这一步。
这对于现在在场的每一个研究员们,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份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也是此刻一众研究员们紧张和担忧的来源。
即便相信和肯定,负熵研究院在引力推进系统的研究设计上已经足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