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点了点头,随后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我:“这是我整理的关于本地‘社会企业’制度的解读,以及一些可以对接的资源名单。如果你愿意以社会企业的形式进入,我可以帮你牵线搭桥。”
我接过文件,翻开几页,心下迅速盘算。
社会企业不同于传统公益组织,它允许一定程度的商业运营,同时又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目标。
这种模式确实更适合在当地落地生根。
“谢谢您的建议,我会认真考虑。”
陈会长笑了笑:“年轻人,记住一句话,做事情要顺势而为。规矩不是用来打破的,而是用来理解并利用的。”
下午三点,我回到酒店,打开手机,看到刘国际媒体人发布了一篇题为《中国公益力量出海记》的短评。
她在文中写道:
> “林致远,这位曾经的外卖小哥,如今已成为中国公益透明化改革的代表人物。他的团队在海外首次亮相,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项目,更是一种全新的、可复制的公益模式。有人称其为‘公益界的华为式出海’——低调务实,却步步为营。”
文章一经发出,评论区迅速沸腾。
不少国际非政府组织表示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我们的运营机制,甚至有几家提出希望展开合作试点。
我看着这些留言,内心既欣慰又沉重。
欣慰的是,我们真的迈出了第一步;沉重的是,每一步都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傍晚五点半,我坐在酒店会议室,打开电脑,准备召开一次紧急线上会议。
我调出国内团队的联系方式,手指停顿片刻,最终还是按下了拨号键。
而在屏幕亮起的那一瞬间,我也意识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傍晚六点,会议室的灯光微微有些刺眼。
我坐在桌前,电脑屏幕已经亮起,团队成员的头像一个个出现在画面里。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
“大家辛苦了。”我开口说道,声音沉稳,“我们现在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共联体’要真正走出去,必须从合规做起。”
我把陈会长给的文件内容简要说明了一下,并展示了东南亚本地关于社会企业的法律条文。
屏幕上是一连串复杂的术语和限制条款,看起来像是天书
“接下来几天,我要看到三件事:第一,海外合规手册必须在七十二小时内初稿完成;第二,法律顾问小组立刻成立,钱律师负责统筹;第三,所有项目流程重新审核,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当地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