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望着窗外,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在我写下的文字上,像是一种无声的见证。
下午三点,吴记者发来了她刚发布的文章链接和配图。
我点开一看,标题很朴实:《林致远的公益试验田》。
内容详实地记录了“阳光助老计划”的全过程,尤其聚焦于我在社区里握着一位拄拐杖老人的手的画面。
那是一位姓陈的老奶奶,她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放,嘴里念叨着:“谢谢你孩子,你是真的为我们着想。”
这张照片被网友疯狂转发,评论区炸开了锅。
有人说:“原来做公益不是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做事。”
也有人说:“希望这样的行动能扩散到更多地方。”
还有人留言:“林哥,我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
热搜榜上,“林致远 公益”几个字迅速攀升。
我坐在办公室,看着手机不断跳出的消息,内心百感交集。
我不是没被质疑过,也不是没想过放弃。
但每一次看到那些真实的改变,听到那些来自最平凡人群的声音,我就知道这条路没有错。
傍晚五点半,我刚准备离开办公室,手机又震动了一下。
李评论家的新专栏更新了。
标题是:《从怀疑到见证:林致远的公益答卷》
我点了进去,只看了开头几句,心跳就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能否真正推动改变,不在于他有多高的理想,而在于他是否愿意低头去做最琐碎的事……”
但我没想到,它将成为另一场风暴的起点。
傍晚六点,天色已经暗了,我坐在办公室里盯着手机屏幕。
李评论家那篇文章的标题在页面上泛着冷光,《从怀疑到见证:林致远的公益答卷》。
我深吸一口气,点了进去。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能否真正推动改变,不在于他有多高的理想,而在于他是否愿意低头去做最琐碎的事……林致远没有高喊口号,也没有制造悲情叙事,而是用行动构建了一套可复制、可监督、可持续的公益模式。他的坚持让我相信,善意可以被制度守护。”
我愣住了,手指停在屏幕上,久久没动。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如此冷静、理性又中肯的评价。
以往铺天盖地的舆论要么是过度吹捧,要么就是恶意揣测。
而这一次,一个曾公开质疑过我的人,竟站出来为我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