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崔太师致仕之后,经太子打点,崔题很快擢升回京师,于是他与太子和杨珙,便开启了筹谋已久的改革之路。
崔题以万言书打动皇帝,因多年的太后临朝压制,以及北疆番邦虎视眈眈的局面,和国库空虚积贫积弱的忧虑,皇帝何尝不对先帝的那一场改革心存向往。
条例司很快得以重置,皇帝诏令崔题行改革之事,考虑到他还年轻,又诏令卢参政等前朝革新官员鼎力辅佐。
而后崔题等人提出方案,卢参政把关,陛下再拍板,再经由中书门省下发敕令,以此流程开启了对军队募役、财政税赋、冗官冗员多项弊端的轰轰烈烈改革之路。
当然,也拔除了盘根江南几十年,压弯了多少白户脊梁的衙前役旧制。
此处改革,崔题吸取了与文祎先生交谈的前朝经验,结合他与父亲多年游历,对民间熟知的经历,经过大面积尝试,波及众广,影响深远。
最终也触动了士大夫的利益,不可避免遭到反对。
反对声初起之时,陛下仍旧一心支持新政。甚至剥除敕令经由中书门下省下发的旧制,改由条理司直发,等于新政从此不过旧党老臣之手。
又为了提升崔题签发敕令的权利,破格对崔题擢升三级,使其官拜参知政事,为朝中的副宰执,从此对新政有绝对排版决策权利。
越迁三级,史无前例,崔题风光大势,无人比拟。
从此崔父门前车马流水,络绎不绝,攀附求请之人踩塌了门槛,扰了崔府清净,甚至比崔太师在位时,攀附的人群更胜。
崔题见新政推行效果显着,似利于万民,才得到如此多的人景仰,内心欣慰,倍感成就。
崔太师却隐隐担忧,提醒他:“小心少时溢美之词的幻象,事物皆有正反面,新政再好,也总不较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