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创世历3500-3600年)
1. 起源与创立(创世历3500-3520年)
红旗士诞生于「血色黎明」时期,时值北方王国崩溃,黄草地地区陷入军阀割据。初代首领「赤旗」李岩原为铁矿奴隶,在创世历3500年率领千名矿工发动起义,以「以血还血」为口号,用农具改装成武器,攻占铁矿山脉的核心要塞。其战术雏形源自古代农耕社会的集体防御传统,早期以「镰刀阵」对抗贵族骑兵,首次战役便歼灭装备精良的铁蹄骑士团先锋部队。
2. 扩张与转型(创世历3520-3580年)
- 草创期(3520-3540):李岩推行「土地再分配」政策,将铁矿收益用于招募流民,势力范围扩展至黄草地南部平原。此时军队以轻步兵为主,装备简陋但士气高昂。
- 军事化(3540-3560):第三代首领「铁壁」王猛引入职业军人制度,设立「赤卫队」精英部队。他改良农具为制式长枪(长度2.5米),并研发混合皮革与铁片的红色鳞甲,确立「以战养战」策略,通过控制三条商道获取稳定资源。
- 联盟化(3560-3580):第六代首领「烽火」张燎原与周边城邦签订《黄草同盟条约》,建立联合防御体系。此时红旗士装备统一长枪与弩弓,形成「长枪方阵+弩手支援」的战术组合,势力覆盖黄草地全域及西部山脉隘口。
3. 文化符号(创世历3580-3600年)
红旗士将红色旗帜视为「先烈之血」的象征,其设计融合火焰纹路与星辰图案,寓意「以热血点燃希望」。每年秋收节举行的「血旗祭典」中,首领需刺破手指染红旗帜,强化「牺牲与荣耀」的集体记忆。战歌《血色黎明》歌词描绘初代首领李岩带领农民起义的场景,每逢重大战役前集体吟唱,提振士气。
二、势力范围与资源控制(创世历3600年)
1. 核心区域
- 黄草地中央平原: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地势开阔,适合长枪方阵展开。控制三条主要商道,收取过路费占财政收入的40%。商道沿线设立「红旗驿站」,表面提供补给,实则为情报中转站,通过「血色信使」传递加密信息。
- 铁矿山脉:蕴藏优质铁矿,红旗士在此设立工坊,年产兵器2万件。工坊采用「三班倒」制度,工匠需签订终身服役契约,除自用外还通过黑市销往邻国,换取香料与宝石。
- 赤水河渡口:扼守南北交通要冲,设关卡盘查过往商队,严禁铁器、粮食等战略物资外流。渡口部署「朱雀卫」远程部队,配备弩弓与投石机,形成交叉火力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