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位爷,就那么坐着,什么也没说,和珅却觉得后脖颈子嗖嗖冒凉气,刚才那些花花肠子,一下子全缩了回去。
房玄龄的声音还在殿中继续:“九卿之职:奉常,杨文通。郎中令,张懋。卫尉,秦琼。太仆,王敬则。廷尉,李元芳。典客,马仲德。宗正,荀攸。治粟内史,周泰。少府,赵普达……”
名单终于念完了。
房玄龄合上圣旨,躬身退了回去。
李君亦扫视阶下众臣,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
“这次调整朝廷结构,设立三省六部,就是要让各部门的权责更清晰,政务运转更顺畅。”
“诸位,在其位,谋其政,不要让朕失望。”
“臣等遵旨!定不负陛下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群臣的声音再次在大殿中炸响。
李君亦略微颔首:“朝堂官制,今天就算定下了。”
他话音一顿,语气变了:“还有件事,朕已经琢磨了很久了。”
大殿里一下子鸦雀无声。
李君亦的表情严肃起来:“国家的大事,无非祭祀和打仗。”
“咱们大唐能把七国都给平了,靠的是能打。”
“可这么大的天下,想要长久太平,还得靠脑子,靠治理。”
“所以,朕决定,重开科举!”
“科举?!”
这话一出来,底下立马嗡的一声炸了锅,议论声四起。
“没错!就是科举!”
李君亦的声音斩钉截铁,每个字都砸在地上。
“三年一次大考。”
“殿试、廷试、御试,分三等。”
“不管你爹是谁,只看你肚子里有没有真货!朕要给大唐网罗天下所有的聪明人!”
廷尉李元芳是个急性子,马上站了出来:“陛下,这科举,考啥呀?”
李君亦嘴角微微扬了扬:“经义、策论、诗赋这些,老规矩,肯定要考。”
“但算学、天文、地理这些能派上用场的学问,也一样不能少。”
“朕要的是能干事、能治国的栋梁,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修为高低先放一边,朕就看你有没有真本事!”
房玄龄捋着胡子,慢悠悠地说:“陛下此举,高明啊。”
“用科举来挑人,确实是稳固国家的好办法。”
“不过这事儿可不小,一动起来,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到,必须得好好计划计划。”
“玄龄这话在理。”
李君亦表示赞同。
“这差事,就交给你跟姚广孝了。”
“你们俩合计合计,弄个详细的章程出来,越快越好。”
“朕就是要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看到希望,有个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