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次北伐失败。
建兴九年(231年),春。
诸葛亮兵围卤城,司马懿坚守不出,后李严谎称东吴发兵攻取汉中,诸葛亮无奈退兵。
事后发现东吴并未来攻,是李严筹粮不济故谎骗丞相,诸葛亮痛心疾首将其贬为庶民。
第五次北伐失败。
建兴十二年(234年),秋。
距离上次北伐,已有三年有余。
如今粮草齐备,兵强马壮,诸葛亮决定第六次北伐。
誓要扫除奸党,收复中原。
可刘禅认为天下已成鼎足之势,不想诸葛亮再度操劳:“相父何不安享太平?”
五次北伐失败,诸葛亮早已身心疲惫,岁月在他脸上留下深深沟壑。
面对刘禅的劝解,他只得无奈叹息,“臣受先帝知遇之恩,梦寐之间无不思念伐魏兴汉之事。”
“竭力尽忠,为陛下恢复中原重兴汉室…”
“臣之愿也!”
不料话音刚落,樵周就站出来反对:“臣夜观天象,恐有不祥之兆,此时行军恐于我军不利。”
谏议大夫董允也不赞同再度北伐:“陛下,丞相五次北伐皆无功而返,说明汉灭魏时机尚未成熟。”
“不如广积兵马粮草,待寻一良机,再伺机而动。”
刘禅轻轻点头,望着诸葛亮小心翼翼开口道:“相父,董侍中所言不无道理,还望相父三思啊……”
听到这话,诸葛亮眉头紧锁,沉默良久。
他又何尝不知道此时伐魏并非良机。
可有什么办法呢?
五次北伐未果,消耗的不仅是大汉兵马粮草,更有他的万番心血。
他很清楚的自己的身体情况,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若自己活着都不能伐魏成功,更谈及死后?
姜维是有大才不假,可蜀汉人才凋零,仅凭姜维一人,终究是独木难支。
他六出岐山,至少还有姜维、魏延、唐方生三人可用,并非毫无希望。
不过诸葛亮并未把自己的身体情况说明,因为他知道…
一但众臣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整个大汉都会迅速分崩离析,魏延也会马上站出来跳反。
所以,他只好换一套说辞。
“陛下!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当竭力讨贼,虽九死亦无撼矣!”
“倘蛰居蜀地,坐待吴魏入川,臣在九泉之下,何颜以见先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