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墙头草

第一百零五章 上天的安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位新鲜出炉的白秀才,你是不是太过于挑剔了?

如果一起去喝花酒,你肯定是说“换一批”次数最多的那个人!

而后又推荐了几个人,但白榆始终都不满意,于是史经历就不耐烦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满朝就没有配得上你的人?

要不你去问问当今最热门的四大青词高手,看人家收不收你吧!”

“那倒也不必。”白榆同样也唉声叹气,“没想到,称心如意的老师如此难找。”

四大青词高手虽然陆陆续续进化成了四大青词宰辅,但都是和嘉靖皇帝绑定死了的。

而且士林名声不咋地,在历史上大都没干几年就成流星了。

史经历快速翻动着名册,抱怨说:“翰林院、六部、各寺监都翻完了,再翻就是裕王府、景王府的讲官了!”

目前嘉靖皇帝迷信玄学,并没有立东宫太子,裕王和景王是唯二成年皇子,还都在京城居住。

两位皇子所享受的各方面待遇一模一样,最后谁能继承大统,还真不好说。

白榆灵机一动,连忙说:“且看裕王府的讲官都有谁!”

史经历看了眼后,介绍道:“裕王于嘉靖三十一年出阁开讲,当时选任的两位讲官是高拱和陈以勤,一直至今,九年未变。”

对历史爱好者来说,高拱的名头十分响亮,但陈以勤却极少有人知道。

白榆在白天很少浪费AI使用次数,但这次忍不住打开AI助手虚拟界面,查询陈以勤的资料。

陈以勤,四川人南充人,性格极为低调。

嘉靖二十年进士,嘉靖三十一年在裕王府做讲官,与高拱一起竭力维护裕王周全。

嘉靖三十九年也就是今年,丁忧回乡,恰好躲开了徐阶和严嵩父子缠斗最激烈的两年。

后来裕王登基,陈以勤在隆庆朝以帝师身份入阁为大学士。隆庆四年,因为与高拱不和睦,陈以勤辞官回乡。

但陈以勤有个儿子陈于陛,在隆庆二年中进士,万历二十二年入阁,创下了大明朝独一无二的父子两代大学士记录。

看完陈以勤的资料后,白榆指着名册上“陈以勤”三个字,略带激动的对史经历说:

“苍天不负苦心人,这就是上天给我安排的老恩师啊,我观遍满朝,非他不拜!”

史经历无语,你这什么见鬼腔调,是在演什么戏吗?

你白榆挑挑拣拣的了半天,怎么就看上了这么一个被遗忘的人?

于是史经历开口提醒说:“现在乾坤未定,如果将来裕王未能继位,那这两名讲官将来大概也就是王府长史了。

你不是很厌恶政治风险吗?难道就不考虑裕王不能继位的风险?

要知道,连当今首辅严嵩父子都完全支持景王,裕王日子不是很好过。”

白榆改口说:“对于被动牵扯进低效无益政治斗争的风险,要尽可能避免。

但裕王能否继位这种有机会一本万利的风险,还是可以搏一次的。”

对土着而言,裕王府是风险;但对他白榆而言,全都是机遇,哪来的什么风险?

为表决心,白榆合上了名册,坚定的说:“就是他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裕王府讲官陈以勤!”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王妃自带装备高冷王爷彻底沦陷
王妃自带装备高冷王爷彻底沦陷
新作品出炉,[王爷,王妃在城外支摊义诊了!][派兵守着,别让人挤着她。][王妃把库房药材搬空了….]把本王的私库钥匙也给她。"别人带嫁妆她带装备,别人宅斗她搞发明""王府上下逐渐习惯:王妃拆房我递刀,王妃炸街我清场"高冷王爷是如何沦陷的?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
涵汐月
星铁:人在公司玩养成
星铁:人在公司玩养成
师墨回老家被车撞死后,来到了星铁宇宙。在见识过世界的残酷之后,毅然投入了琥珀王的怀抱。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星际和平公司市场开拓部的主管。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成功扭转了原剧情中,角色们对市场开拓部主管的印象。原本的印象:存护狂热分子,不择手段的扩张主义者。现在的印象:波提欧:你他喵说的是那个喜欢满宇宙找人叫...
喵想吃猫条
大明权谋录
大明权谋录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Four古往今来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医学天才陈衍意外穿越大唐贞观年间,成了开国功臣之子。原主身世显赫——两位叔父为李世民战死沙场,父亲更在玄武门之变中为护长孙皇后殒命。念其满门忠烈,李世民登基后直接赐他县伯爵位。陈衍本打算躺平享乐,逛遍长安花楼,做条富贵闲鱼,谁料一纸赐婚诏书砸懵了他。皇帝竟要将高阳公主许他为妻!!不想成为千古绿帽王的陈衍当即就决定进...
抱星明月居
梦起之幻想乡
梦起之幻想乡
(前十章文笔暂未固定,写的较差,推荐跳过或大致浏览。因作者能力不足,本作品不完全依照原作时间线和原作剧情)这只是一个普通人,进入幻想乡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我希望,它是美好的。我希望,我能写好。纯粹,单一的幻想乡同人。希望够甜吧,我不太喜欢,也不太会写刀子,索性不写刀子了。净土上,唯一的变化,就是多了个叫“杨栉”的家...
栉Y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