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到这里,岐大夫指尖轻点患者腹部:"最后看这白痰、胃口差。您摸自己肚子,是不是总觉得胀胀的,像有团凉气?"
"对啊,早上喝杯牛奶都觉得堵。"李曼惊讶地睁大眼睛。
"脾就像家里的米缸,负责把食物化成营养水谷。"岐大夫取过一个陶制研钵,"您总吃冷食、不按时吃饭,好比往米缸里泼冷水,米都泡馊了,化成的不是精华,而是黏糊糊的痰湿。这些痰湿顺着下水道(经络)往上涌,就成了嗓子里的'糯米糊'。"
李曼听得入神,忽然问道:"那为什么西药越吃越咳?"
岐大夫轻轻摇头:"西药消炎好比用冰块镇火,表面上灭了热,却把痰湿冻得更黏了。您这病是太阳的风寒、少阳的郁火、太阴的痰湿搅在一起,得像拆毛衣一样,一根一根理清楚。"
三、辛开苦降的巧方
说着,岐大夫铺开宣纸,笔锋游走间写下药方:"先治太阳表闭,用桂枝三钱、葛根五钱,好比生起壁炉的火,把寒气烘出去;葛根能引气血上达颈肩,就像给生锈的水闸上润滑油。"
"这薄荷和栀子是治口苦的吧?"李曼指着药方问。
"好眼力!"岐大夫笑着点头,"薄荷二钱后下,如春风拂过湖面,散少阳的郁火;栀子三钱配淡豆豉三钱,取《伤寒论》栀子豉汤之意,像清道夫一样冲走胆火化成的'苦水'。"
说到化痰,岐大夫特意加重了语气:"半夏厚朴汤是张仲景留给后世的化痰妙方——清半夏四钱降逆化痰,厚朴三钱就像一把铁锹,铲开堵在中焦的痰湿;茯苓六钱健脾渗湿,如同给米缸底下开条排水沟;苏叶五钱轻扬宣肺,让肺里的痰湿跟着气机往下走。"
"为什么要加枇杷叶?"李曼看着那味后下的药。
"《本草纲目》说枇杷叶'治肺热咳喘,吐痰不利'。"岐大夫用镊子夹起一片干叶,"您虽有寒象,但舌尖红点说明已有郁热,这味药就像给肺里的'柴火'泼点清水,既防燥烈伤阴,又能润肺降气。"
最后,岐大夫叮嘱小周:"用生姜三片同煎,取其辛温散寒,又制半夏之燥;服药后喝半碗热小米粥,借谷气助药力发散。今晚开始,睡前用艾叶煮水熏脚,重点按揉太冲穴,引少阳之火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