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此同时,岐仁堂来了位特殊的患者——40岁的IT经理张恪。他西装革履,却捂着胸口直冒冷汗:"岐大夫,我胸口烧得慌,大便三天没解,快给我开点泻火药!"
张恪的症状与陈墨惊人相似:发热、口渴、胸膈痞闷、大便秘结。但岐大夫诊脉时却神色凝重——他的左寸脉虚大无根,右关脉沉细欲绝,舌苔虽黄却水滑。
"你平时是不是常熬夜加班?"岐大夫问,"喜欢喝冰咖啡,还总跟客户发脾气?"
张恪颓然点头:"项目 deadline 压得人喘不过气,上周跟甲方拍桌子吵架,现在胸口还堵着......"
岐大夫摇头叹息:"《黄帝内经》说'怒则气上,思则气结',你这是肝郁化火耗伤气血,本质是本虚标实。得用归脾汤加味,先补心脾。"
张恪皱眉:"我这明明是上火,吃补药不得更严重?我自己买了三黄片,先泻泻火再说!"说罢拂袖而去。
四、误治的代价
三天后,张恪的妻子哭着冲进岐仁堂:"大夫,快救救他!"
病床上的张恪面色如金纸,四肢厥冷,腹泻物呈黑色稀水状,肛周冷痛。岐大夫掀开被子,见他腹部青黑如瘀,触之冰凉——这正是《血证论》中"阴络伤则血内溢"的危象。
"前医误用苦寒攻下,"岐大夫对围在床边的家属解释,"他本就心脾两虚,大黄苦寒直折脾阳,导致脾不统血,阴阳二络皆伤。《难经》说'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现在阳气暴脱,回天乏力了......"
张恪妻子握着他逐渐变冷的手,泣不成声:"他总说中医太慢,没想到......"岐大夫闭目叹息,想起《伤寒论》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教诲,心中五味杂陈。
五、诊室里的生死课
陈墨再来复诊时,张恪的悲剧已在医馆传开。他捧着煎药罐感慨:"原来同样的病,治法完全不同。我一开始也怀疑过补药,但岐大夫说得清楚,我这热是虚火,就像油灯没油了,火苗反而蹿得高。"
岐大夫趁势给弟子们讲起《金匮要略》的"同病异治"思想:"陈先生是心脾两虚、肝郁化火,如灯油将尽而虚焰亢盛;张经理是肝郁化火伤脾,如柴草湿闷而烟焰熏灼。前者需补养气血、导火归元,后者需疏肝健脾、防焰焚木。若不辨虚实,见热攻热,必致燎原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