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岐大夫的病案本:一场跨越时空的问诊教学
一、暴雨夜的急诊:胖老板的咳喘奇症
2024年芒种前一日,暴雨如注。岐仁堂的铜铃突然剧烈晃动,进来个扶着腰的中年男人,身后跟着两个气喘吁吁的助理。男人体型壮硕如冬瓜,西装扣子绷得发亮,脸色黑黄中透着潮红,说话像破风箱:“岐、岐大夫,快救救我……咳得肋骨都要断了!”
岐大夫示意他坐下,先递上温茶:“张总这病,从年前应酬喝大酒开始的吧?”
男人瞪大眼:“您怎么知道?腊月廿八那场年会,我喝了半斤茅台,当晚就觉得胃里烧得慌……”
岐大夫翻开牛皮病案本,钢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先别急,咱们按规矩来。您身高一米七二,体重九十五公斤,平素嗜食肥甘,对吧?”(注:对应“体型胖瘦关联体质,胖人多痰湿”)
张总连连点头:“忙起来三餐不规律,外卖不离手,最爱红烧肉配冰可乐。”
“伸出舌头瞧瞧。”岐大夫举着竹制压舌板,“舌苔厚腻如腐乳,边有齿痕,典型的湿热内蕴。”(注:引自《脾胃论》“湿热伤脾,舌苔必厚腻”)
二、抽丝剥茧:前医误治的三重陷阱
“发病后用过什么药?”岐大夫追问。
张总苦笑:“先是找社区诊所李大夫,他说我胃火大,开了牛黄清胃丸,吃了三天,每天拉七八次,腿都软了;又换了中医馆王大夫,说我‘虚不受补’,改服补中益气丸,结果当晚就发高烧,咳得整栋楼都能听见!”
岐大夫的笔在纸上划出重点:“前医之误,误在三端:其一,见胃火而纯用攻下,不知您素体痰湿,攻伐伤正;其二,见虚象而遽用温补,未辨虚实夹杂;其三,不识咳嗽昼夜有异,盲目投药。”(注:化用《黄帝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他转向窗外的暴雨:“您看这雨,急攻则水势泛滥,缓补则水停为患。治病如治水,需先疏沟渠,再固堤防。”
三、脉诊如侦探:三部九候里的密码
“来,伸手诊脉。”岐大夫轻搭寸关尺,闭目沉吟,“左手寸脉浮数如击鼓,心脉有热;关脉细弱如丝线,肝血不足;右手关脉滑实如弹珠,脾胃痰湿壅盛。”(注:对应《难经·十八难》“三部九候,各有所主”)
张总好奇:“这脉怎么还分左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