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金秋十月,紫禁城金銮殿内,明黄色的幔帐如流云般随风轻摆,九根鎏金蟠龙柱顶天立地,龙睛处镶嵌的东珠在晨光中流转着冷冽的光芒。铜鹤香炉的兽首微微昂起,青烟从镂空的羽翼间袅袅升起,与窗外飘入的桂花香、松柏香,还有大臣们朝服上熏染的龙涎香交织,在雕梁画栋间织就一层朦胧的轻纱。雍正帝端坐在嵌满宝石的龙椅之上,玄色吉服上的十二章纹在烛火下若隐若现,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御案上的和田玉扳指,青玉表面因常年盘玩泛起温润的包浆。
殿下群臣按品阶肃立,蟒袍补服在殿内形成色彩分明的阵列。当帝王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右班首位的林璃身上时,满殿寂静得能听见烛芯爆裂的轻响。经过数月休养,林璃虽面色仍泛着病态的苍白,却更衬得眉如远山含黛,眼神中的坚毅与睿智如同淬了火的寒刃。藏蓝色仙鹤补服裹着单薄身躯,金线绣就的海水江崖纹随着呼吸微微起伏,腰间所佩的白玉双鱼佩在走动间发出清越的碰撞声。
“宁嘉郡主林璃,自入朝以来,为我大清科技改革、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雍正帝抬手轻叩御案,鎏金缠枝莲纹的镇纸与桌面相撞发出清脆声响,“今特赐‘科技兴国’金匾,以彰其功!” 随着这声诏令,殿外传来三响礼炮轰鸣,悠长的唢呐声刺破长空,三十六名仪仗太监身披绯色锦袍,手持金瓜钺斧,踏着由钦天监测算过的子午步,在丹陛石上敲出整齐的鼓点。
两名膀大腰圆的太监抬着朱红漆盘缓缓而入,盘上覆着明黄绸缎,随着脚步轻晃,隐约可见匾额轮廓。当绸缎如流云般滑落,整块匾额在百盏宫灯的照耀下迸发出夺目光芒:四角镶嵌的东海明珠足有鸽卵大小,在烛光中流转着月华般的光晕;中央 “科技兴国” 四个大字以紫毫蘸取朱砂、金粉所书,笔锋遒劲如铁画银钩,字间暗纹竟是用金丝勾勒的浑天仪图案,二十八星宿与黄道十二宫纤毫毕现。周边孔雀蓝珐琅祥云纹层层叠叠,掐丝处镶嵌着细碎的蓝宝石,折射出的光斑在蟠龙柱上跳跃,仿佛将浩瀚星河纳入方寸之间。
林璃跪地谢恩,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臣谢陛下隆恩!此匾不仅是对臣个人的嘉奖,更是对所有为科技改革付出努力之人的肯定。臣定当不负陛下期望,继续为大清的繁荣昌盛尽绵薄之力。” 叩首时,她瞥见身旁老臣魏明远捻着胡须微微皱眉,袖口露出的《女诫》书页边缘已磨得发白。
赐匾仪式结束后,京城上下一片沸腾。街头巷尾,百姓们纷纷议论着林璃的功绩,对这块 “科技兴国” 金匾赞叹不已。“林璃郡主可真是女中豪杰啊!” 一位茶馆老板一边擦拭着桌子,一边感慨道,铜壶嘴喷出的热气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氤氲,“要不是她推动科技改革,咱们现在哪能用上这么多方便的物件?”
“是啊!听说江南那边的纺织厂,用了新式机器后,产量翻了好几倍,咱们穿的布都便宜了不少呢!” 旁边的食客附和道,随手掰开的芝麻烧饼掉在桌上,引来几只麻雀扑棱棱争抢。殊不知街角阴影处,几个穿着灰布短打的人正窃窃私语,怀里露出半截弹劾奏章的边角。
然而,面对如此荣耀,林璃却显得格外低调。她很少再出现在台前,每日深居简出,不是在圆明园的书房中读书,就是与心腹们探讨学问。表面上,她似乎真的安心于隐居生活,但实际上,她的心中正谋划着一场更大的布局 —— 提高大清女性地位。书房紫檀架上,《天工开物》旁新添了《希腊女哲言行录》译本,烛火常亮至三更,映得她伏案疾书的影子在墙上忽长忽短。
这些日子,林璃通过绿萝卫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深入了解着大清女性的生存现状。她看到,在偏远的乡村,许多女子从小就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只能困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相夫教子;在富贵人家,女子虽生活无忧,但同样受到各种礼教的束缚,无法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便是在京城这样的繁华之地,女性在社会事务中也几乎没有发言权,处处受到歧视。城郊某夜,绿萝卫传回密报:直隶某县有女因偷看儿子书卷,被族长当众掌嘴,嘴角血迹染红了《千字文》残页。
“女子本就与男子无异,为何要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对待?” 林璃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绣着并蒂莲的鞋底在青砖地上留下浅浅的泥印,“她们同样有智慧、有能力,若能给予机会,定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说罢,她猛地推开窗,秋风吹散案头的奏章,却吹不散她眼底的灼灼星火。
她决定,从教育入手,打破女性受教育的枷锁。林璃召集了天工院、武备学堂中支持她想法的学者和官员,共同商议办学之事。“我打算设立女子学堂,教授女子读书识字、科学知识,甚至是军事、商业方面的技能。” 林璃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茶盏中的龙井随着她的动作泛起涟漪,“只有让女子接受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她们的地位,让她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