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更是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日趋完善,默契无间。
在攻略城镇之后,他们也逐步摸索出一套条理清晰、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耆老出面,牵头组成维持会,肩负起管理当地民众的重任。
至于如何甄别良民,游击小队也自有一套办法。
每个小队都会自制一面小巧精致的旗子,制作过程颇为有趣,先是由当地有文化的先生挥毫泼墨,写上小队要求的内容,再由游击小队成员口述补充细节,如此炮制出的旗子,在各个游击小队之间基本都能获得认可。
在实际操作中,这面小旗子就成了护身符,倘若某个地区的民众没能拿出这样的旗帜,一旦遭遇误伤,那也只能无奈地自认倒霉了。久而久之,这些旗帜被游击队以及当地百姓形象地称之为“良民证”。
倘若朱有建知晓此事,真不知他内心会作何感想,是会为游击小队的机智应变点赞,还是会因这略显粗糙随意的管理方式而皱眉呢?
这些游击小队的行事风格别具一格,就连番号设定都颇有创意,直接以队伍离开京城的日子作为番号。
诸如“初八几时出京的”“初九几时出京的”,诸如此类精准到时辰的信息,醒目地书写在旗帜之上,当作队伍身份的有力证明。
不仅如此,有些旗帜上还额外标注了城镇名,写着“开封会战,朱仙镇、陈留首入”等等字样,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他们的赫赫战功。
日子久了,小队之间竟自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竞争氛围,催生出一张无形的“荣耀榜”。
他们热衷于跟自己“较劲”,以特定时段内的战绩一较高下。比如选定初九这一天,从子时起始,一路横跨至亥时,整整十二个时辰里,所有在初九这日出京的队伍,纷纷摩拳擦掌,比谁攻克的城池数量最多,谁缴获的物资最为丰厚,谁俘获的敌军人数最为庞大。
每日表现最为卓越的队伍,便能脱颖而出,昂首踏入专属的“荣耀圈”,接着还要在圈内依据综合表现细致排位次。
这般竞争愈演愈烈,没过多久,一条奇特的“鄙视链”悄然诞生。
那些出发日期靠前的队伍,倘若战绩逊色于日期靠后的队伍,便会惨遭鄙视,并且还无从反驳。
毕竟大家都信奉“以战绩说话”的铁则,谁也不敢在实打实的战功面前强词夺理。
这般做法虽说有些新奇,倒也还算靠谱,可最让人匪夷所思、感觉不靠谱的,是那些持有“良民证”的城镇之间居然也兴起了攀比之风。
那些有幸登上荣耀榜的小队所属的良民证发放城镇,当地百姓竟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