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世安显然没料到顾承安竟如此直接,连虚与委蛇都懒得做,直接点破了他拖延时间的意图。
他脸上的笑容有瞬间的僵硬,随即又化开,只是那笑意里再无半分温度,只剩下森然的冷意:“顾兄何必急着走?你我同科,本该亲近。难道顾兄不好奇,我大周立国百余年,其真正的根基,究竟为何物吗?”
来了!顾承安心中一凛,指尖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知道真正的较量开始了。
原主记忆中那些关于本朝历史的零散碎片,如同被投入沸水的茶叶,骤然翻腾、舒展开来。他强迫自己冷静,飞速地将这些信息在脑海中拼接、梳理,一幅大周王朝百余年兴衰更替的画卷缓缓铺陈开来:
开国太祖周武皇帝,以赫赫武功马上得天下,终结前朝乱世,定都洛阳,国号大周。为固边疆,太祖分封开国功臣为边镇节度使,设府兵制,镇守四方,但也为日后藩镇权重埋下伏笔。
继位的太宗周文皇帝,则一改太祖重武之风,开启文治盛世。他修订《周礼》,完善科举取士制度,大力提拔文臣,刻意压制武将势力,使得文风鼎盛,国力达于极盛。然,重文轻武之策,亦为后世武备废弛种下祸根,民众对过度文治的担忧亦在此时悄然滋生。
至高宗周景皇帝时,武将几已绝迹于朝堂,武举名存实亡。朝廷上下弥漫奢靡之风,府库渐虚,民生始艰,民间起义时有发生,国势由盛转衰。
神宗周永昌皇帝在位期间,为平定江南大规模叛乱,竟与北方强敌金帐汗国签订屈辱的《白马之盟》,割让燕云十六州,以换取其袖手旁观和短暂的边境安宁。此举虽解燃眉之急,却成我大周百余年挥之不去的国耻,亦令北方门户洞开。
及至哀帝周昭,朝政更是混乱不堪。门阀士族与宦官集团倾轧不休,党争酷烈,国事日非。江南再次爆发大规模民变,哀帝束手无策,最终武将赵崇于乱世中崛起,率军平定江南,由此掌握军政大权,权倾朝野。
如今,便是承平三年。年仅八岁的今上周元,名为天子,实则由摄政王赵崇“辅佐”登基,军国大事皆由赵崇一言而决。赵崇推行新政,试图整顿吏治,加强武备,却触动了以周相为首的清流派之根本利益,引致朝堂之上“赵党”与“清流”的激烈对抗。
外部,金帐汗国历经休养生息,再度强盛,连年寇边,西北战事从未停歇。内部,天灾人祸不断,流民四起,民不聊生……整个大周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危如累卵。
而周世安此刻所言的‘立国之本’,指的便是太祖与太宗定下的‘文治武抑’、‘边将不得干政’的规矩。
这规矩,正是如今摄政王赵崇权力的最大障碍,也是清流派攻击他的最有力武器! 顾承安瞬间明白,周世安这是要逼自己在这个核心问题上表态。他意识到,想要在这个世界真正立足,而非仅仅作为一个过客,就必须尽快、尽可能深入地了解这个王朝的脉络与症结。
于是,他重新坐了下来,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求知欲的微笑:“周公子博闻强识,顾某才疏学浅,正想请教。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