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梁山大军围攻祝家庄之际,两浙路睦州青溪的一处庄园中,聚集了二十余人。
居首者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壮汉,面容刚毅,目光凌厉。
他便是江南绿林霸主、摩尼教首领方腊。
方腊,本名方十三,祖籍青溪,原为漆园主。
因本地漆木竹石资源丰富,成为花石纲重点征伐之地。
摩尼教由武则天时期传入中原,至唐玄宗时遭禁,转而向西发展,在回鹘等地广受欢迎。
唐武宗会昌年间,回鹘被黠戛斯击溃,摩尼教遭受重创,被迫转入地下,逐渐融入其他宗教。
会昌法难时,摩尼教传入福建,自此在江南立足。
方腊虽非摩尼教首倡者,但在唐代永徽年间,已有女子陈硕真借摩尼教之名 ** ,最终未能成功。
原本摩尼教在江南传播多年,始终未能兴盛,没想到赵佶等朝廷官员推行花石纲政策,使江南百姓苦不堪言。
摩尼教借此机会迅猛发展,从地方豪强到普通民众,甚至部分官府小吏,都加入了摩尼教。
相传陈硕真在睦州留下的天子基和万年楼,让方腊更加坚定信念。
然而,这些官府小吏只是少数,地位也不高,他们与摩尼教合作,更多是为了利益,而非真正信仰。
摩尼教成员中,绝大部分是贫困百姓,这些人因生活无以为继,被摩尼教吸引入教,教派则提供帮助,以此赢得民心,条件则是必须加入。
对这些贫苦百姓而言,濒临绝境时能通过加入摩尼教获得生存保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某种程度上,这与梁山泊的情况相似,但梁山泊并未形成宗教性质,且每日仍有百姓投奔,摩尼教即便根基深厚,也不敢如梁山般肆意妄为。
在官府眼中,梁山泊不过是一群贼寇。
而摩尼教作为教派,自汉末黄巾之乱以来,历史上借助宗教力量作乱的例子不胜枚举,若摩尼教仿效梁山泊的行为,官府怎能不警惕?
摩尼教虽救急于民,但也需资金支持,他们不敢像梁山般明目张胆地勒索富户或官府。
因此,摩尼教每月的资金来源,大多依靠走私等非法活动。
两浙路地处东南沿海,摩尼教的重要生意之一便是私盐贸易。
作为江南地区最大的绿林势力,许多从事私盐交易的人在江南都依赖他们的影响。
近几个月,大量优质低价的精盐从北方涌入江南,这引起了摩尼教的高度关注。
这些精盐质量优异且售价低廉,进入市场后迅速占领份额,直接导致摩尼教的收益减少。
在江湖绿林中,跨界争夺被视为禁忌,如同野生动物各有领地,若外来者入侵,必会引发激烈冲突。
这个月的精盐收益比上个月减少了将近一成半,方腊将账本重重摔在桌上,眉头紧锁。
摩尼教主要依靠粗盐获利,精盐仅占小部分,所以这并不是让方腊忧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