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宿元景无意参与,王晋卿与高俅对付一个金枪班教师,易如反掌。
纵使徐宁是大内高手,依旧难逃权臣摆布。
徐宁因宝甲惹祸,实属不幸。
徐悟锋对汤隆说道:“此事就此了结,徐宁应无大碍,或降职,或刺配,你告知嫂嫂莫忧。”
汤隆面色阴沉,经历此事后,对朝廷权臣更添厌恶。
徐悟锋微笑道:“今乃元宵佳节,我们难得来东京,天色渐晚,不妨去矾楼看看。”
提到矾楼,阮小五、杨林、时迁均感兴趣。
几日来,矾楼之名早已传遍汴梁。
徐悟锋见众人心动,叮嘱道:“若有人问及,切记使用假名。”
五人随即启程前往矾楼,留下随从看守客栈。
东京汴梁,高楼林立,酒肆遍布,上至显贵,下至平民,络绎不绝,一片繁华。
矾楼又称白楼、樊楼,虽东京酒楼众多,唯独这里终日丝竹之声不断,宾客盈门。
如此盛况,皆因矾楼有位绝世佳人李师师。
大观年间,矾楼推出李师师,才艺兼备,连获数届花魁,位居行首,引得诸多名士趋之若鹜。
矾楼也因李师师,成为七十二正店之首。
大观三年八月(1109年)。
赵佶久仰李师师之名,某日便乔装成文士,乘小轿寻至李师师居所,自称殿试秀才赵乙。
彼时李师师年方十七。
自此之后,李师师谢绝外客,仅以文会友为由,搜集佳词妙句。
权贵虽有心亲近,也只能敬而远之。
徐悟锋等人稍作打听,便得知矾楼所在。
不久便见一座彩楼,楼门高悬巨幅彩旗,上书“丰乐楼”三字。
赵佶迷恋李师师后,常访矾楼,为迎圣驾,矾楼不得不重新整修。
赵佶闻讯甚悦,提笔赐名“丰乐楼”,意寓民富国强,百姓可来此娱乐,却显得颇为讽刺。
然而,百姓习惯称矾楼已久,非一时能改,故仍沿用旧称。
矾楼并非单一楼宇,而是建筑群,分东、南、西、北、中五楼,中有飞桥相连。
其内装饰华美,珠帘绣额,入夜灯火通明,宛如白昼。
即便徐悟锋见状,也不禁赞叹:真是太过奢华!
五人刚到门口,小二即上前招呼:“五位,请进,欲往哪一楼?”
杨林取出一锭银子递给小二,道:“初次来访,帮忙找个好位置。”
小二掂量银子,约二三两重,笑容满面:“五位可选东、南、北、中楼,西楼因临近皇宫暂不接待客人。”
徐悟锋问:“除西楼外,哪一楼最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