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诸多朝臣亦纷纷附和。
面对众人的质疑,李世民深知需坦诚相告方能服众,于是道出了内心的真实考量:
“自汉以降,中原与少数民族通婚,实乃因中原彼时国力不足,不得已为之。
如今我大唐国力昌盛,薛延陀表面臣服,实则心怀异志,借我大唐威名震慑其他部落。
如今薛延陀不断扩张势力,若朕将公主嫁予,势必会让更多部落归附于他,这无疑是在大唐身旁养虎为患。
朕今日悔婚,就是要让周边部落看清,莫要盲目依附薛延陀,如此方能分而治之,保我大唐长治久安。
即便背下这背信之名,只要于国有利,朕亦在所不惜。”
群臣闻此,虽仍觉悔婚之举有失信誉,却也不得不承认,李世民思虑深远,实乃为大唐的千秋基业着想。
太极宫的偏殿内,烛火摇曳,将李世民与李治的身影在墙壁上拉得修长。
李治垂手恭立,静静聆听着父皇对朝堂局势的分析。
末了,他微微拱手,言辞谦逊:“父皇,儿臣先告退了,剑术练习许久未辍,儿臣这便去练。”
李世民微微颔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期许。
待李治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李世民轻叹一声,转头望向长孙无忌,眉间隐有忧色:
“无忌啊,稚奴性情过于软弱,朕着实担忧,日后登基,能否震慑群臣,坐稳这江山?”
长孙无忌微微一怔,旋即拱手道:
“陛下,如今四海承平,日后治国应以文治为主,无需过于刚猛。太子仁厚,恰是守成之主的风范。”
李世民并未言语,目光却望向殿外的夜空,似陷入沉思。前些日子,他见到吴王李恪,英武果敢的李恪让他心中曾泛起一丝波澜。于是,他缓缓开口:
“朕前些时日见了吴王李恪,你觉得他如何?”
长孙无忌闻言,心中一惊,忙趋前几步,伏地叩首:
“陛下,吴王恪有两点万不可取。
其一,他乃庶子。若庶子继位,那皇位继承的礼法制度便会动摇,日后朝堂恐生祸乱。
其二,吴王身上流着隋炀帝的血脉,若他登基,难保不会心生异志,甚至更改国号,大唐基业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