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汝河东岸的袁术大营,连营十余里。
故而,杨平在河西的大营,也向南连营十余里——最南端是何曼的第二师驻地;随后便是教导营和近卫营。以一条临时修出的土路进行连接。
杨平河西大营的正对面,正是洪河与汝河的交汇处。此处的河道最宽处,已超过两百丈,随后向南缓慢收缩。
在河西大营的最南端,河道宽度大概已收缩到百丈之内,水下的暗流也已经平稳,水流也算不上湍急。
四月中旬,还未到夏汛之时,此时,水面宽度约为六十多丈(140米)。
前文说过,在河西大营的北边,靠着汝河南岸有一个小码头;在河西大营的西侧两里地外,有一个大型码头。
两个码头中间,有一个宽度约为五尺的木桥连通汝河南北。
在杨平下达了出兵命令后,此时的后勤营营长李四,便和主管工程的军工司司正路大一起,来到了这座木桥下边。
这里是被划作军事禁区的。桥下有一条长度超过七十丈、宽度两丈的,一道笔直形芦苇丛。
接到命令后,潜伏在这个芦苇丛上的士兵们,迅速将芦苇拔掉,露出的是一个长度六十多丈、表面上横宽两丈有余的一座浮桥。
这座浮桥用的是类似于蜈蚣船的双壳体技术,不同的是,制作的没有那么精细——
桥底使用的是一捆捆竹竿制成的大型竹排。
三捆竹排,使用一排长度十丈的粗壮竹竿进行串联,再在上面铺上宽度两丈的木板,便形成了一个长度十丈、宽度两丈有余的分体式木筏。
三壳体木筏共计生产了七个。
这对于由杨平进行技术指导的军工司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两条长度七十丈的合金铁链,这可是宜春镇内的兵工厂耗时半个多月生产出来的,用了上万斤铁。
杨平下达完作战命令,大概是四月十八日晚上九点多。
路大和李四二人,便迅速按照数次的夜间演练,召集综合后勤营中的舟桥团,开始行动。
士兵们拔掉浮桥上的芦苇,解开在岸上绑着的绳索锚链,拿着长长的竹竿,在南岸大营点起的一堆堆篝火指引下,顺着此时平缓的汝河水面,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两河交汇处移动。
进入两河交汇处,紊乱的暗流直接使这条,前后长度将近一百六十米的软连接性浮桥急剧晃动。
在浮桥上撑杆的工兵们,已经不像第一次演练时那么手忙脚乱,毕竟有两道坚固的铁索对浮桥进行连接,洪河和汝河交汇处的暗流,还冲不散这个浮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