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孟子答道,何必谈及利益?仁义足矣。”
荀子边讲边观察张晨的反应,唯恐语速过快使其难以跟上,故刻意放缓节奏。
而张晨听得很是投入,不曾显露出迷茫的神色。
他随诡谷子到儒家的小圣贤庄,旨在研习儒家典籍,学习他们的学识。
如今有这样的机遇,自是格外用心。
荀子的顾虑实属多余。
他不知晓,张晨初识文字时便无意识地开发出超凡悟性,从而掌握文字的演变之道。
所以,荀子所讲内容,张晨尽皆明了。
不仅如此,张晨还能一心二用——一面认真听课,一面对照书籍研读。
荀子在台上讲授,书页上的内容又映入眼帘,这使张晨汲取儒家知识的速度倍增。
见张晨毫无迷惑之意,荀子甚感宽慰,继而继续授课。
课程结束时,张晨已经粗略浏览过那本书。
荀子注视着张晨,兴致勃勃地问:“感觉如何?”听完课后,荀子对张晨的回应充满期待。
张晨思索片刻,笑着回答:“老师亲授让我获益匪浅,豁然开朗!远比自己读书容易理解,多谢老师的指导。”按照荀子先前的建议,他改称其为老师。
果然,荀子听到称呼和赞赏后十分满意,嘴角浮现笑意,接着说道:“若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来找我。”
荀子继续说:“若有疑问,可以向这些师兄请教。”他补充道,他们年纪较长,应当能够解决疑惑。
在荀子的话语中,张晨已经被默认为儒家的一员,只需称呼他们为师兄即可。
这其实反映了荀子的私心,他希望张晨多与自己的们交流,这样日后张晨与其他儒家之间也能建立深厚的同门情谊。
荀子深知张晨天资卓越,认为只要不出意外,张晨将来必有所成。
他甚至期盼张晨未来能为儒家贡献力量,或许还能成为儒家声名鹊起的关键人物。
听到荀子的话后,张晨立即点头答应:“如有不解之处,我会向老师求教,也会向各位师兄请教。”
说完,张晨转身朝身后儒生们友好一笑。
看到这一幕,儒生们纷纷报以微笑和点头。
荀子宣布课程结束,示意张晨自行消化所学后便先离开。
荀子一走,学生们顿时放松下来,围上前对张晨充满好奇。
只有伏念、李斯和韩非显得更为沉稳,并未像其他人那样立刻凑近。
此时,周围的人开始七嘴八舌地发问:“张晨师弟,师父刚才讲的内容你都懂了吗?”
“没错!张晨师弟,别害羞,听不懂很正常!”
“既然师父吩咐我们照顾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