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若非上海精武门,经过与外国大力士的龙争虎斗之后,在国内的武术界声名鹊起,不仅受到了各地武术爱好者的拥护,更是接连开办了十几家地区分会,霍元甲甚至都不会给兄长霍元卿写信,让他带两个儿子前来上海。
接连开办的各地分会,自然需要多多的交流和武术教学,霍元甲坐镇上海精武门总会,自然分身乏术,不得不派出大徒弟刘振声、次徒陈真和四徒陆大安,乱流的多方奔走,可依然还是杯水车薪。
所以,霍元甲除了请兄长携二子来上海外,还写信给几个迷踪拳的宗师,邀请他们来上海共襄盛举。
而张金堂这位迷踪拳宗师,自然也在霍元甲的邀请之列。
事实上,张金堂这几年也早有南下之意,一接到霍元甲的来信,便索性直接入关南下。
然而,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可当他第一眼看到精武门的规模时,心里也不由赞叹霍元甲师弟,当真是经营出了一番好大的基业。
这个时代的武人,能够选择的事业自然脱不开武术,要么融入当地武门,开馆教拳,要么加入镖行,走镖护院。
而张金堂则选择了后者,虽然常年奔波四方,但在东北武林却也闯下了‘镖神’的赫赫名头。
这次来上海,虽说是受霍元甲邀请出关南下,去看一看更热闹的繁华世界,帮他支撑一下精武门,但也不无给自己寻一处适合开馆教拳,顺带着养老的地方。
东北毕竟是苦寒之地,冬天的环境之恶劣,对于超过了四十岁以后的人,便十分的不友好。
尤其像张金堂这种常年游走于生死之间的武者,身体上的暗伤几乎越来越多,即便现在还不怕那酷寒的影响,可一旦过了巅峰时期,便会悉数上身。
至于之前想的开馆和养老,哪里比得上如今精武门偌大的名声,便是各地分会里的英才,恐怕都教不过来,至于买田置地的念头,何处不可安家?故土虽好,却终究不及都市繁华。
这也是张金堂离开青县以后,闯荡了这么多年江湖的心得。
若非之前连年的战乱,让大批的关内人纷纷闯进了关东山,恐怕现在那看似多的人口,也剩不下多少。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和平时期,关东山上的好汉子便纷纷南下,认祖归宗,买田置地。
大灾大战,便会有无数难民或是破落户,不得不携妻带子背井离乡,避开灾难和战争,去闯一闯那遍地黄金的关东山。
“不知师兄来上海,元甲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恕罪!”
霍元甲匆匆而来,一见张金堂,脸上不觉大喜,一边抱拳为礼寒暄几句,一边拉着张金堂的手臂,正式入门上茶、坐上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