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中“铁荒”与“陶钱”的双重灾难,如同两条贪婪的恶龙,疯狂啃噬着李唐治下的民生根基。粮价因农具短缺、耕种困难而飞涨,又因“开元通宝”信誉崩盘、市场瘫痪而进一步失控。饥饿的阴云笼罩着曾经富庶的关中平原,无数失去生计的百姓扶老携幼,如同决堤的洪水,冲破李唐摇摇欲坠的关卡,涌向唯一能给他们带来一线生机的方向——由寒衣阁控制、相对安定富庶的洛阳及周边郡县!
洛阳城外,临时搭建的流民营地如同灰色的疮疤,蔓延数里。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挤满了官道两侧的荒野,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疾病和死亡的气息。孩童的啼哭、老人的呻吟、为争夺一点点食物或干净饮水而发生的撕打叫骂声,交织成一曲人间地狱的悲歌。他们来自关中,来自河东,带着对李唐“陶钱”和“铁荒”的刻骨仇恨,也带着对寒衣阁治下“均田令”、“便民仓”传说的最后一丝希冀。
洛阳朝堂之上,气氛却并不如流民所盼的那般充满悲悯。
“陛下!万万不可!”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户部尚书郑元璹,激动地挥舞着笏板,“洛阳仓粮,乃我军北伐太原、平定天下之根本!岂能耗费于敌国之民?!此等流民,多为李唐治下刁民,其中必有奸细!若开仓赈济,非但资敌,更恐引狼入室,扰乱洛阳治安!当紧闭城门,驱散流民,或于边境设卡阻拦!”
“郑尚书此言差矣!” 御史中丞崔敦礼出列反驳,“流民何辜?彼等受李唐盘剥,铁器无着,钱币成灰,家园尽毁,不得已而逃荒!若我大隋紧闭门户,任其饿殍遍野,与李唐何异?岂非自毁‘仁政’之名,寒天下归附之心?且饥民易子而食,若被逼至绝境,揭竿而起,祸乱边境,岂非更损军资,更乱大局?”
“崔大人未免妇人之仁!” 另一位武将出身的官员冷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焉知这些流民中,没有李世民派来趁乱放火、煽动民变的死士?开仓放粮,风险太大!”
朝堂之上,争议激烈。同情流民者担忧人道危机与民心向背,反对者则强调军粮安全与潜在风险。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杨昭和站在武将班首、沉默如山的林天生身上。
杨昭脸色苍白,咳嗽声不时打断朝议。他看向林天生,眼中带着询问。流民的惨状他已知悉,心中恻隐,但军粮关系北伐大业,更关系救母成败,他不得不慎。
林天生终于动了。他没有理会朝堂上的争吵,而是径直走到殿中,对着杨昭深深一揖,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陛下,诸公所虑,皆有道理。然,天生以为,此刻开仓赈济流民,非妇人之仁,实乃伐唐诛心之利刃,固本培元之良策!”
他环视群臣,目光锐利:
“其一,民心如水。李唐失德,以‘陶钱’易民骨,以‘铁荒’绝民生,已失关中人心!我大隋开仓放粮,活其残喘,此乃昭彰天理,彰显仁德!流民今日受我一粥一饭,他日便是传唱我仁政、瓦解李唐根基的万千喉舌!此消彼长,胜十万雄兵!”
“其二,流民之中,或有奸细。然,因噎废食,智者不为!我寒衣阁朱雀部、察省御史,非是摆设!严加甄别,明察秋毫,奸细无所遁形!岂能因一二宵小,弃万千嗷嗷待哺之民于不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