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老爷子唱了大半辈子的京剧,即便是现在退休了,也依然活跃在众多票友当中,时不时的还会被人邀请登台表演一次。
按理说,当了一辈子京剧演员的老爷子不应该说出“活该它没落。”的话来。
话剧《茶馆》里有句话:“我爱大清国,我怕他完了。”
这句话放到李老爷子身上,完全可以改成:“我爱京剧,我怕他完了。”
可话剧《茶馆》里同样还有句话:“我爱他呀,可谁爱我呀?”
同样的,到了李老爷子这里就是:“我爱京剧,可谁特么爱我呀?”
李老爷子对于京剧是爱的,可他对于京剧的这个圈子却实在是爱不起来,甚至可以说是恨的咬牙切齿。
在他看来好好的京剧,就是毁在这个圈子里了。是捧是踩全看利益,完全不看各自的水平。
就像现在这样,《赤伶》这歌的出现,对于京剧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可偏偏有些人就是看不惯。
也不能说是看不惯,而是戏腔歌曲的出现,从侧面夺走了他们一部分京剧的解释权。这帮人着急了。
在这帮人的带领下,现在的京剧虽说也是几经改革。
可改成了什么样,老的东西看不上,新的东西又不接受。
老前辈们个性化的东西一点一点的往外摘,就连经典的铡美案里,包拯唱段里的“爷”也被净化成了“某”。
一段段的改下来,京剧里剩下的全是模板化的东西。
当然人家也是有说辞的,但凡能模板化的东西,那都是精华中的精华。
这话李闲倒是也不反对,没点正经的东西,还真的是没有模板化的价值。
可这都模板化了,学出来的东西,那还能称其为艺术吗?
天底下也没有哪个人会把《八骏图》的复印版当做艺术品吧。
不过李闲不满归不满,到底他也不是京剧圈子里的人,所以也就听了李老爷子的建议,没有在网上和那些人打嘴仗。
顶多就是在电话里和老爷子抱怨了两句。而老爷子也挺会劝人的。
“你搭理他们干吗?以你的热度,你现在回应他们,就相当于给他们打广告了知道吗?你这是给他们定点扶贫去了。
你要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