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强成吕布,娶了孟钰很合理吧

第174章 刘备访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如蔡瑁所料,刘琦果然不是一个人,此时与他一起在江陵的正是刘备!

当然,能给刘备和刘琦出此计策的,乃是刘备新近寻得的军师诸葛亮!

原来,当初在刘备投奔了刘表之后,刘表便将刘备暗中安置到了新野,

在新野,刘备也没闲着,虽说他不敢大张旗鼓的四处招兵买马,

但是也没少寻访名士武将,毕竟颠沛流离这么久,身边除了关羽和张飞,便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

冥冥之中,他总觉得昔日公孙瓒麾下的那员白马小将赵云,会来投奔自己,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踪影!他哪里知道赵云早就被吕布截了胡!

除了缺少武将,刘备当务之急更是缺少谋主!

身边的孙乾、简雍和糜竺等人,虽说也都协助了刘备不少,但都能力有限,难堪大任,

刘备此刻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给他指点迷津、规划方向的战略型人才,

但刘备被称作“大汉魅魔”也不是没有道理,

很快,新野便有一位智谋出众之士慕名而来,此人便是徐庶!

可此时的刘备并不如演义小说中,统领着新野的军队,而是秘密的潜伏状态,

徐庶能帮到刘备的也不过是凭着自己对新野的了解,给刘备寻了一处更为隐蔽的居所,以此来瞒过当时新野守将文聘的视线,还有就是躲避襄阳蔡氏一族的追杀。

虽然刘备对徐庶礼遇有加,可此时的刘备没兵又没城,徐庶的才华便难有展示的空间。

没有办法在军事上协助刘备,徐庶便绞尽脑汁希望在别的地方能帮助到刘备,

果然,无所事事的徐庶,有一日猛然想到自己在南阳有一位至交好友!

徐庶兴匆匆的来找刘备:

“主公,我有一人可助主公成大事!”

可此时的刘备正蹲在地上编草鞋,每当心绪烦闷之时,他便会想起昔日的营生。

想到如今的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刘备甚至会怀念当初年轻时白手起家时的一腔热血,当时他正是靠着手中之物,才一步步走进这群雄争霸的乱世,

“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我刘备颠沛流离半生,如今竟仍是一事无成!”

刘备心中怅然,丝毫没有听到徐庶说的话,

徐庶见状,赶忙上前拍了拍刘备的肩膀,

“主公,有大贤了!”

刘备这才缓过神来,“什么?!大贤?!什么大贤?!”

“此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曾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乃我至交好友!”徐庶眼放精光道。

“如此厉害?他跟元直(徐庶字元直)相比如何?”刘备虽然也兴奋,但是没摸准徐庶是否在夸大。

“哎,此人之才非我徐庶可比啊!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主公若得此人,必能成其大事!”徐庶激动道。

“哦?此人姓甚名谁?”刘备显然来了兴致,

“此人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人称‘卧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型月,成为真祖的旅途
穿越型月,成为真祖的旅途
被地球(盖亚)所渴望,却不被人类(阿赖耶)渴望。在遥远的未来,不知名的世界线中,名为真祖的生物被消灭殆尽,这颗星球想起了「月之王」曾经与祂签订的契约,于是祂以「月之王」为蓝本创造出了最后的真祖……...
闪烁湖光
以UT的形式通关原神
以UT的形式通关原神
我是易阳,有过些复杂经历的普通…哦不,现在该叫我“融合怪”,真实验室里那类。外表什么的也请别太介意,我是个和平主义者,只是想在闲暇之余做出些好的改变。但现状和我的原计划有些差错…首先,和一个存在“魔物”这种设定的世界的人语言不通就很C。其次…我应该没答应过你们这么赖在我的灵魂与躯体上不走吧?“诶嘿…别这么暴躁嘛,没...
一个普通的玩家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驯龙高手:天命代言人
驯龙高手:天命代言人
王哲突然穿越到11世纪的世界化名瑞恩·安徒生。当群龙翱翔天际,冲天的火焰使维京人们发出疯狂的咆哮,为了鲜血与荣耀。海盗船上的少年为了生存不得不拿起铁剑。被关押的白龙冷冷的注视着这一切。那些被称之为龙王资质的迷惑巨兽是否早已被西方大陆的人们所熟知?龙之秘境的通道到底是谁建立的?北方的巫师在暗中悄然监视那些庞然巨物,海...
沉默的鬼
海贼:身为海军的我将立于天上
海贼:身为海军的我将立于天上
“战国元帅,海军大将是有极限的啊!”“在我任职海军这短短十几年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海军之中的职位越是提升,越是能够感觉到那极限的存在于束缚。”“必须要成为超越海军体系的存在啊!”海军元帅战国看着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第四大将,面色狰狞:“你究竟想说什么?”阿维斯塔·洛凛张开双臂,在他身后是无数跟随他一起站起来的...
奶奶曾经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