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1941年的一整年里,陈哲始终未曾离开过西郊机场附近。
就在这片区域,马车厂如同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量的马车。
据统计,马车厂每个月的马车产量高达100辆!如此高效的生产速度,使得全年的四轮马车总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200辆。
这些马车中的一部分,被分配给了荣誉第3师,共计400辆,为军队的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剩余的那些马车并没有被闲置,它们全部被送往了西安的家诚公司,并在那里成功地售出,换回了巨额的财富。
然而,正当马车厂的生产如火如荼之际,一场可怕的灾难却悄然降临。
自1941年起,河南地区遭受了持续的干旱侵袭,农作物的产量大幅下降。
到了1942年,干旱的情况愈发严重,夏秋两季的收成几乎可以用“绝收”来形容。
土地干裂,颗粒无收的惨状在全省范围内随处可见。
更糟糕的是,干旱过后,1943年的春天,河南又爆发了大规模的蝗灾。
蝗虫铺天盖地,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庄稼无一幸免,被啃食得干干净净。
这场蝗灾犹如雪上加霜,进一步摧毁了本就脆弱不堪的农业生产。
陈哲通过自己辛勤努力挣来的钱,大量收购了粮食。
他深知这些粮食对于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派出了一支由 200 辆马车组成的庞大车队,前往河南的国统区,开始了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人口迁移。
这项工作并非易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陈哲为此付出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不辞辛劳地组织和安排着一切。
他不仅要确保粮食的安全运输,还要妥善处理人口迁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对于那些愿意迁移的人们,陈哲毫不吝啬地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以保障他们在旅途中的基本生活需求。
他将这些人分散运送到了临近的几个省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能够重新开始生活。
然而,陈哲的能力毕竟有限,他无法帮助更多的人。
尽管如此,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带来了一线生机。
1942 年初,陈哲决定停止救灾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