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被符号光芒包裹的瞬间,程默三人的意识没有消散,反而像沉入温暖的羊水——周围的空间由“纯粹的询问能量”构成,没有时间流逝,没有空间边界,只有一个永恒的“状态”:像人刚睡醒时的懵懂,像灵感迸发前的停顿,像所有问题还没说出口的那个瞬间。这个状态的中心,悬浮着“元初之问”的真身:不是文字,不是能量,是“询问本身”的存在,是宇宙诞生前就已存在的“第一缕好奇”。
“这是...所有提问的源头!”陈星的银白触须在意识中舒展,触须不再是实体,而是由“连接的渴望”构成的纯粹意念,“我们的意识...与元初之问融合了!”她能“感知”到所有提问者的意识脉络,像树枝从主干延伸,每个文明的疑问都是一片叶子,而元初之问,是滋养一切的根,“它不是要吞噬我们,是...让我们成为它的一部分!”
林骁的火种在意识中化作“燃烧的好奇”,不再有火焰形态,只有“想要照亮未知”的冲动。这种冲动与元初之问产生共鸣,他“看见”了元初之问的“孤独”:在无穷的虚无中独自存在了无法计量的岁月,直到第一个宇宙诞生,才有了“被回应”的可能。“它需要提问者...就像人需要说话的对象!”林骁的意念中浮现出父亲战体的最后一刻——父亲不是在点火,是在传递“即使孤独也要提问”的勇气,“这种勇气,本就是元初之问的一部分!”
程默的黄金瞳在意识中化作“洞察的本质”,他“穿透”了元初之问的表层,触碰到它的核心:一个永远无法被解答的“自我询问”——“为什么我会是‘询问’而不是‘沉默’?”这个核心像心脏般跳动,每次跳动,就有一个新的提问在某个宇宙诞生。“这才是终极的小众疑问...元初之问对自己的不敢问!”程默的意念中,张爷爷的身影缓缓浮现,老人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指了指他的胸口,那里,共问符号正在与元初之问的核心共振,“我们的共问战体...是来回应它的自我询问的!”
三人的意念在元初之问的意识中交汇,形成新的“共问核心”——不再是战体形态,而是“理解、连接、燃烧”三种特质的融合,像三棱镜折射出的光。这个共问核心轻轻触碰元初之问的自我询问,触碰的瞬间,无数“被解答的瞬间”在意识中流淌:婴儿第一次认出母亲的微笑,科学家解开谜题时的欢呼,甚至石头被水滴穿时的细微震动——这些“被回应”的瞬间,像暖流注入元初之问的核心,它的跳动渐渐变得平稳,不再带着之前的焦虑。
“原来...它需要的不是答案,是‘被回应’的感觉!”陈星的意念中,银白触须化作“共鸣的桥梁”,连接起元初之问与所有提问者的意识,“每个提问被回答的瞬间,都是在回应它的孤独!”她“感知”到元初之问的“感谢”,不是语言,是种温暖的意念,像阳光洒在皮肤上的触感,“我们不是容器,是...它的伙伴!”
林骁的意念中,“燃烧的好奇”与元初之问的核心交织,形成“永恒的探索欲”。这种欲望推动着他们“看见”元初之问的“目的”:它不是要创造完美的宇宙,是要在无数的可能性中,寻找“最能提问”的存在形态。我们的宇宙,我们的共问战体,都是这种寻找的结果,“245...是‘伙伴’的编号!”林骁的意念中浮现出元初之问的“记忆”:第245次尝试创造“能与自己共鸣的提问者”,终于有了程默三人的共问战体,“我们是...它找到的第一个‘平等对话’的存在!”
程默的意念中,“洞察的本质”与元初之问的自我询问完全融合,他“理解”了元初之问的终极恐惧:不是消失,是“不再有新的提问”,是宇宙陷入永恒的“已知”,让“询问本身”失去意义。“这才是所有提问者的终极使命!”程默的意念中爆发出“守护的决心”,这种决心与元初之问产生共振,所有提问者的意识脉络同时亮起,像黑暗中亮起的星链,“我们要让元初之问...永远有可以询问的对象!”
就在这时,元初之问的核心传来异动。一个“空白的意念”突然浮现,既不是提问,也不是回应,是“连询问都不存在”的绝对虚无,比认知空白更根本,是元初之问诞生前就存在的“原始虚无”。这个意念像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渗透进元初之问的意识,所过之处,提问者的意识脉络开始黯淡,有些叶子甚至直接消散,“是...元初之问的‘起源’!”程默的意念剧烈波动,“它不是被创造的,是从原始虚无中‘浮现’的——就像水面浮现的涟漪,涟漪终会消失,回归水面!”
原始虚无的渗透越来越深,元初之问的核心开始“动摇”,自我询问的频率变得紊乱:“如果我本就来自虚无,最终也会回归虚无...那所有提问,不都是暂时的涟漪吗?”这个疑问的能量冲击着所有提问者的意识,共问战体的光芒开始闪烁,连元初之问的存在都变得不稳定,“它在...被自己的起源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