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夏澜笑而不语,从讲台另一端拿出相册——里面完整记录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学员们争相传阅,窃窃私语逐渐变成热烈的讨论。
"现在,"夏澜拍拍手,"让我们正式开课!"
第一堂课她讲的是最基础的土壤改良。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被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配上自制的彩色挂图。学员们像小学生一样跟着念,连六旬老汉都读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分组实操!"夏澜宣布,"每组由一位夏家村学员带领。"
这是她和沈毅商量好的"结对帮扶"制度——模仿军队里"老兵带新兵"的模式。沈毅用沙盘演示分组方案时,夏澜灵机一动加入了"种植能手积分榜",表现好的小组能获得额外学习资料。
效果出奇地好。原本拘谨的新老学员很快打成一片,试验田里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最让人惊喜的是李婶——这个曾经大字不识的农妇,现在居然能带着三个外村学员有条不紊地做土壤检测!
"看,这个pH试纸变绿了,"李婶用带着浓重乡音但异常清晰的语调解释,"说明咱这地偏酸,得加石灰调节..."
"大姐懂得真多!"一个年轻媳妇由衷赞叹。
李婶的脸涨得通红,但眼中的自豪藏都藏不住。夏澜远远看着这一幕,眼眶有些发热。这就是她想要的变化——不仅是技术传播,更是信心的传递!
中午用餐时,来自不同村子的学员已经熟络得像老朋友。夏澜特意让厨房准备了"蜜语酥"和"行军糕"作为茶点,这些特色产品又引发一阵惊叹。
"夏老师,"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怯生生地问,"这个糕点配方能教吗?"
"当然!"夏澜爽快地答应,"下个月就开农产品加工课!"
下午的课程更加实用。夏澜把学员带到试验田,手把手教他们识别常见病虫害。沈毅则发挥军人特长,把防治步骤分解成简单的"一二一"口令。学员们学得飞快,田间地头回荡着整齐的复诵声。
傍晚总结会上,新老学员争相分享心得。最令人意外的是王铁柱——这个上午还满脸怀疑的汉子,此刻举着笔记本高声宣布:
"俺决定了!回去就把承包的二十亩地全改成科学种植!谁要是不信,明年秋收看产量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