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袁敬刚刚站起身来,扯一张笑脸正要相迎,就听得这样一个消息在耳边猛然炸开,脸上的笑都保持不住了,失声叫问道:“此话当真??”
韩砺荧道:“自然,但也不是全无门槛,师兄为人,袁兄你素来是知道的,眼下虽非收徒,却也能算出于门下,打陈门走出去的学生,学问可以做得不够好,家中风气却不能差,更不能是那等鱼肉乡里、张扬跋扈之徒。”
“我初来乍到,不能辨认,此番审查,只好交托于袁兄了——你久在卫州州学任教,又是学官,桃李遍地,人广脉深,想必不是难事吧?”
自然不是难事。
袁敬站在原地,情不自禁地咽了口口水。
陈老先生早年间倒是颇收过一批学生,先皇在位时,因朝中党派倾轧,好几名出挑门生或被贬谪,或遭下狱。
他为了诸人奔走,本来已经将那下狱人保下,偏偏此时爆出一桩丑闻来,乃是那下狱学生家中打着此人旗号,抢占民田、左右当地刑狱。
学生管教无能,自己教人不正,识人不清,叫他一下子就灰了心。
向着从前请托过的人一一致歉,自罪自责之后,陈廷就再不沾手朝廷之事,专心教学,等到其余门生各自出了师,索性解散了书院。
他沉寂许久,直到新帝登位,邓祭酒三请四请,天子更是屡次下旨召用,方才出山帮着修了一回书,又进了太学。
但至此之后,收徒是慎之又慎,只当自己是个寻常先生。
无论如何,此人经门地位在此,学问在此,人品在此。
如若能在这一位门下读书,哪怕只是游学,不算真正门生,学问自不必说,只要能得其一二分人脉,其中好处,数不胜数!
袁敬本来已经备好的几句寒暄,乃是“正言何时来的卫州”“陈老近来身体如何”“今晚不如在家中住下”等等言语,尽皆谦虚客套,礼仪备至,此时他却一句都来不及说,甚至茶都来不及看,只顾着连连发问。
一问对那学生可有年龄等等限制,是不是当真有两个名额。
二问需要筹措多少粮谷,有何时限,价钱如何。
三问粮米筹措好了,如何运送。
因见对方问得细,韩砺也逐句回他,譬如年龄无大限制,但师兄不如年轻时候,已经没有力气照顾稚儿,又报了粮谷数量,要求务必两天内筹齐,价钱比时价略低一成。
再说运送,要带粮车,不强要能送到滑州,却要至少能送到汲县东边码头。
袁敬听完,一点讨价还价都不做,甚至当面拿了纸笔过来,将韩砺所说一一记下,确认一回,才道:“正言,此事你交于我来办,也不要管我怎么办,总之,一定给你筹齐粮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