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安,秋雨连绵。地铁八号线南稍门站深基坑内,巨大的盾构机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在湿冷的泥浆中缓缓掘进。工人们穿着沾满泥浆的工装,在探照灯惨白的光柱下忙碌。空气中弥漫着泥土、金属和柴油的混合气味。
“嗡——咔!”
盾构机刀盘突然传来一阵异常的、沉闷的金属摩擦声,紧接着是剧烈的震动!
“停!快停机!”经验丰富的工长老李对着对讲机嘶吼。
盾构机庞大的身躯在呻吟中停止。工人们围拢过去,清理刀盘前方堆积的泥浆和碎石。泥水混合物流淌着,忽然,一个工人在泥浆中踢到了一个硬物。
“这啥玩意儿?石头不像石头…”他用高压水枪小心冲洗。
水流冲开粘稠的泥浆,露出了下方…一抹幽深而厚重的青铜色泽!
“青铜器!下面有东西!大东西!”惊呼声瞬间传开。
现场立刻被封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团队以最快速度赶到。随着小心翼翼的清土作业,一件体量庞大、造型雄浑古朴的青铜器逐渐显露真容。
这是一件“青铜簋(guǐ)”!西周早期风格!高约40厘米,口径近30厘米。簋身浑圆饱满,圈足外撇,两侧铸有造型狞厉、线条遒劲的“兽首耳”,耳下垂挂精致的“环珥”。簋腹主体饰有庄严的“垂冠回首大凤鸟纹”,鸟喙如钩,羽冠华丽垂曳,长尾卷曲,以细密的云雷纹衬底,充满了神秘而威严的周王室气象。
簋内,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黑色碳化物。当考古人员用最精细的工具,一层层剥离这历经三千年岁月的沉淀物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碳化物下方,并非泥土,而是数十枚呈规律排列、已经彻底“碳化”的果实!果实呈心形,外皮纹路虽已模糊,但结构特征依稀可辨!
“荔枝!这是荔枝!”首席考古学家秦明教授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指着簋内壁靠近口沿处一圈清晰的金文铭文,“看这里!快!高清扫描!”
铭文被迅速拓印、解读:
“隹(唯)十又祀,王伐商,师次孟津。时维盛夏,暑气如蒸,士卒疲敝。有南国贡嘉果至,其名曰‘离枝’,色丹如血,壳若鳞甲,瓤白如雪,味甘如饴。王命分飨三军,士卒食之,烦渴顿消,精神复振,如得甘霖。遂克商于牧野。王曰:‘此果助朕功,当荐于宗庙。’ 兹作宝簋,盛离枝以祀,永享子孙。”
(译文:在周王十一年,武王伐纣,大军驻扎在孟津。正值盛夏,暑热如蒸笼,士兵疲惫不堪。此时南方进贡珍果到来,名字叫“离枝”(荔枝),颜色红如血,外壳如鳞甲,果肉洁白如雪,味道甘甜如蜜。武王下令分给三军将士食用,士兵们吃后,烦渴立刻消除,精神重新振作,如同得到甘霖。于是大军在牧野之战中击败了商纣王。武王说:“此果助我成就大功,应当进献于宗庙。” 特此铸造宝簋,盛放离枝(荔枝)用于祭祀,子孙永世享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