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想算算,要是搞乡村旅游,您家能有多少进项。”杜志远声音温和,“比如把果园改成采摘园,游客自己摘,价格能翻番。再把老屋收拾出来做民宿,您和婶子做农家饭,一天接待两拨客人,光餐饮就能赚……”
他掰着手指头算,李老头的脸色慢慢缓和了些,但提到迁坟的事,又猛地摇头:“那是老祖宗待的地方,动不得!”
从李老头家出来,杜志远又去了王秀家。王秀正在院子里晒辣椒,见他进来,把簸箕一摔:“杜指导,您可得给我们做主!那些老头老太就知道守着破地,再不动起来,咱们年轻人都得出去打工,这村子就空了!”
她丈夫在一旁闷头抽烟,突然开口:“我表哥在桃花峪开农家乐,去年赚了十万。可咱们这儿,路不通,信号差,谁愿意来?旅游公司说先修路,这是好事啊!”
杜志远蹲下来帮着翻辣椒:“路要修,信号要架,但乡亲们的顾虑也得解决。迁坟的事,有没有商量的余地?补偿款能不能再谈?”
“咋商量?”王秀提高了嗓门,“李老头他们就是想多要钱!”
“未必。”杜志远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人心不是地里的庄稼,光靠算钱算不明白。”
接下来的半个月,杜志远像个陀螺,围着青山坳转。他带着笔记本走家串户,笔记本渐渐变得厚实,沾满了泥土和茶渍。上面记着张婶家儿子娶媳妇缺钱,记着老周想给村里修个文化广场,还记着李老头家小孙子考上县城中学,学费没着落……他发现,矛盾的根源不全是迁坟和补偿,更深层的是对未来的焦虑——年轻人想挣钱,老年人怕丢了根,村干部担心项目黄了没法交代。
这天傍晚,他敲开村东头五保户周奶奶的门。老人正在昏暗的灯光下缝补衣裳,见他进来,忙摸出个皱巴巴的苹果:“杜干部,快坐。”
杜志远接过苹果,擦了擦就啃:“周奶奶,您说这旅游项目,要是真搞起来,好不好?”
老人放下针线,叹了口气:“好是好,可我这把老骨头,就怕见不到山变样的那天。就是担心啊,那些老板会不会骗咱们?地要是都圈走了,以后吃啥?”
这句话像根针,刺破了杜志远连日来的困惑。他忽然明白,村民们争的不是眼前的几亩地,而是对“根”的眷恋和对“变”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