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粮秣风波的余震,仍在白渠工地上隐隐回荡。李斯心里明白,夏无疾那条毒蛇只是暂时缩了回去,下一次出手只会更狠。
他手里攥着的,正是那份耗费了他无数心血、足以搅动大秦根基的“以工代赈”策论。
“郑公,”李斯的声音带着一丝刻意压抑的激动,
“钱升之事,虽是个人贪墨,但也验证了咱们这工地上用人之道、管粮之法的疏漏。数十万民夫,多是强征而来,心中本就积郁,稍有风吹草动,便如干柴遇火,极易为奸人所趁。
粮秣转运层层经手,克扣舞弊防不胜防,国帑空耗不说,失了人心,才是动摇工程之本啊!”
郑国靠在凭几上,示意李斯继续。
“堵不如疏,”李斯向前一步,目光炯炯,
“与其增派人手严防死守,不如换个法子,让这水自己流顺畅了!下官斗胆,拟了这份‘以工代赈’的粗浅方略,还请郑公过目,不吝赐教!”
郑国伸手接过那卷竹简,缓缓展开,目光落在开篇那工整的小篆上。
“以工代赈……”郑国低声念出这四个字,眼神陡然锐利了几分。
竹简上的字,像一把把小凿子,凿开他固有的认知。
不再是简单的强制劳役,而是要招募沿渠困顿的黔首、轻罪的刑徒?不再是大锅饭式的粗放管理,而是要“计工积分”,按劳取酬?
挖一方土多少分,担一石料多少分,干得多拿得多?攒够了“工分”,就能换吃的、穿的、用的,甚至还能折抵家里的赋税、减免自身的刑期?还要从民夫里头选拔什么“都伯”、“屯长”,让他们自己管自己?
粮食物资要绕开层层官吏,由府衙直发到“屯”,当众发放,账目公开?还得考虑农忙,让人轮换回家种地?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郑国的呼吸微微有些急促。他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土吏,他主持过的大工程不知凡几,管过的民夫数以十万计,深知其中的艰难困苦、猫腻丛生。李斯这法子,看似异想天开,却又似乎……拳拳打在了要害上!
想想看,要是真能按他说的办:民夫们有了盼头,干活能换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谁还愿意偷懒?谁还会轻易被人煽动闹事?这工地上,怕是能安稳一大半!
多劳多得,干劲上来了,这工程进度岂不是能快马加鞭?粮食物资直接到手,中间少了无数只揩油的手,能省下多少国帑?又能堵死多少像钱升那样的蛀虫?沿渠百姓得了实惠,把修渠当成自家的事,还会跟官府对着干吗?怕不是要抢着来干活!这简直……简直是把死水盘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