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午又下了一场暴雨,不到5点天就黑了。
受这恶劣天气的影响,不太着急的病人都取消了挂号,时知渺的门诊得以早早结束。
她刚脱下白大褂,桌上的内线电话就响了起来。
是大主任的秘书:“时医生,主任请您现在来他的办公室一趟。”
时知渺微微蹙了一下眉,没多问,应了一声“好”,便上了楼。
一进去,就发现里面已经坐着好几个人,除了大主任外,还有陈教授、阮听竹以及孙医生。
时知渺向大家点头致意。
大主任笑着说:“时医生也坐吧,占用你一点下班时间开个会。”
时知渺便在一张单人沙发上坐下。
大主任往一次性杯子里倒了杯茶递给她:“前几天院长应该跟你们初步提过咱们医院重点推进的AI医疗项目了吧?”
“为了这个项目,医院专门组建了技术团队埋头苦干了快两年,现在到了最重要的阶段,急需你们这些一线临床医生的参与和支持。”
孙医生皱眉:“主任,院长是跟我们提过,但我还是有些不明白,咱们医院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心思来搞这个呢?”
“医生判断病人是否有手术指征,看影像报告和检查结果,再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就好了吗?”
陈教授温和地接过话头:“老孙啊,话是这么说,但这个‘结合具体情况’本身就存在主观因素。”
“说句难听的,误诊的概率,谁都不敢保证说没有,尤其是面对复杂病例,经验不足的医生,判断的差异更是巨大。”
“你们想想咱们科室每周因为一个病人到底该不该手术、手术方案怎么定,开过多少次会诊?严重占用时间与精力。”
“而AI算法的优势就在这里,它可以通过海量的数据学习,建立更客观、更精准的模型来判断病人是否需要手术,以及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能显着降低误诊概率,也能提高效率。”
阮听竹轻声细语道:“陈教授说得对。国外尖端医院都有这种AI模型,国内却还不多,我之前工作的京华医院,倒是有这样的模型,只是还不太成熟,准确率只有65%左右,最终还是要靠医生自己的经验和判断。”
时知渺一直安静听着,到这里才开口:“上次去青城参加学术交流,听同仁们说,他们医院都有在投入研发,只是各家进度不一,准确率也参差不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