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然后去哪?孤儿院?"语气中的苦涩让我心惊。
"我只是..."
"我知道你是好意。"他缓和了语气,"但我有自己的计划。只要考上高中部奖学金,就能住校。"
我这才明白他为何如此拼命学习——那不仅是天赋,更是求生本能。
"我们帮你。"我坚定地说。
第二天,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我脑海中成形。午休时间,我敲响了生物实验室的门。
"请进。"一个温和的女声响起。
推开门,我看到一位三十出头的女老师正在整理标本。阳光透过她身后的窗户,给她齐肩的短发镀上一层金边。
"张老师好,"我礼貌地问候,"我想请教一个问题..."
张美玲老师是实验中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也是学生口中"最开明的老师"。我选择她不是偶然——前世大学时,我曾读过她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论文。
"学习互助社团?"张老师饶有兴趣地重复我的话,"由学生自发组织,跨年级、跨班级的学习小组?"
"是的,"我点头,"可以邀请各科优秀的学长学姐分享经验,也可以组织读书会、科技小组..."
"很有意思的想法。"张老师扶了扶眼镜,"但学校会担心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我们可以先小范围试点,"我早有准备,"比如每周二、四放学后一小时,在生物实验室。您只需要担任名义上的指导老师,实际运作由学生负责。"
张老师打量着我:"汪璒对吧?我听说过你,小学科技比赛一等奖。"她突然话锋一转,"为什么想做这个?"
"因为..."我深吸一口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比如我,语文英语还行,但数学吃力;而有的同学理科很强,却害怕表达。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进步。"
这当然不是全部理由。通过这个社团,我可以为汪勋乐创造展示才华的舞台,为王然提供锻炼自信的机会,也能让各科优秀学生形成良性竞争而非恶性攀比。
张老师最终同意了。一周后,"学海方舟"社团正式成立,首批成员除了我们三人,还有初二、初三的几名学霸。
第一次活动,我特意安排了汪勋乐做数学学习方法的分享。起初他站在讲台上局促不安,但一谈到数学,整个人立刻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活动结束后,好几个高年级学生围着他请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