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心基建,真没想统治全球啊

第160章 时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气逐渐炎热,叶澜在西岸的农田里待了快半个月了。

春天之后,那些在谢宇昌试验田带回来的作物种子,她凭着脑中记忆,在最适合播种的天气到来时,让族人们分批次种在了地里。

之后再根据那些种子发芽、生长的情况,反推、确定并记录它们的最佳播种时间。

时节对农业活动的影响至关重要,时节不同,土壤、气候、温度、湿度等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也就有所差别。

单拿水稻来说,南北东西就有春种秋收、冬种夏收、夏种冬收等区别,也会有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情况。

清明时节温度、湿度、光照等都适宜种植豆、瓜等作物,稍微晚几天或者早几天,种出来的作物生长情况就会很难让人满意。

农业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拥有先祖们几千年来不断探索得出的结论,叶澜又一次意识到觉醒前世记忆的自己究竟如何幸运。

脚下这颗星球,虽说时间和气候等都不同于地球,但差距不会太大。

至少还在一颗太阳一颗月亮的范围,按照二十四小时分配一天,也不会觉得有多么不对劲。

只是能感受到这里的一天确实比地球上的一天要更长一些,一年的时间也会长一点。

气候倒是差不多的,但也不能把从地球上得来的经验完全照搬。

因此在扩大种植的第一年,叶澜对这些作物格外上心,尽管前些日子常在外奔波,但回来之后也会第一时间来看这些植物。

她倒是想过要制定一部日历,也有从飞船上拿下来的天文望远镜,但这件事毕竟不会那么简单。

要制定一部完善的日历,必须以实际为基础,也需要时间去检验,想来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得慢慢来。

不过好在,或许是经历了作为野生作物的无数个年头,这些植物的生存能力极强,生长的势头也很盛。

但生长在野外有利也有弊,多了野草作为竞争对手,它们难免会一代不如一代的。

所以农人才会在收获的粮食里选择颗粒饱满的,作为下次播种的种子。

叶澜把所有作物的生长情况都做好记录后,乘船回到了东岸。

月已经带着人去修南脉矿山到部落之间的路了,按照计划,路修好后,那边还要建一座城。

即便有材料,要把这些事做完估计也至少需要一年。

这还只是普通的泥土路和外围一圈城墙,要是按照中国古代那样的城池样式来修,恐怕三年五载十年八年都不一定够。

前往白海部落的使团终于回来了,带着他们补交的学费。

叶澜不关心学费,第一时间把石树拉到会议室,问他这次交涉结果。

石树摇摇头,道:“他们不愿意啊。”

叶澜不解:“为什么不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跳出时间彼岸的星瞳
跳出时间彼岸的星瞳
她说:失去和拥有都由不得我,所以我不敢许愿,因为总是事与愿违……?魂魄不全,阴损体质,六亲缘薄,三世早夭命格……天可垂怜,她居然拥有了不死之身的最强辅助!三生有幸遇见他,纵使悲凉也是情……??他说,人人皆知阎王殿,无人晓我异人村!冥界异人村乃冤假错死之人停留申诉的驿站,他便是这异人村堂堂少主,掌管冥界公允……他身负...
洛痕深深
穿成年代女配,退婚男主求我种田
穿成年代女配,退婚男主求我种田
一不小心穿成80年代的同名同姓被全家欺负的小可怜肿么破?恶毒的奶,懦弱的爸,狠心的妈,超雄的弟。还有一个即将退婚的城里未婚夫。就在她准备接受来自未婚夫拿钱羞辱退婚时,脑中多出了一个快问快答系统。上一秒,未婚夫还双手抱胸,满眼嫌弃的睨着她。“你是准备跪求不要退婚?还是自杀威胁?”下一秒,扑通跪地:“谁说我要退婚?我是...
月下金桔
全家穿越,我在末世靠爸妈躺赢
全家穿越,我在末世靠爸妈躺赢
【一家三口穿越*系统存在不强*爽文*女主独狼】好好的自驾游被高山碎石砸中,被位面收集系统绑定,一家三口集体穿越,还特么分开穿了!还好随时能通过系统内置面板交流。能共同使用系统空间,每天可以一次交换物品。末世缺少吃食,古代不缺啊,李云舟当即就将身边的金首饰一股脑丢给父母。换钱!买粮!舟舟我啊,又要靠爸妈啦~世界线:第...
与梵
姑奶奶直播算卦,全豪门破防跪着打钱
姑奶奶直播算卦,全豪门破防跪着打钱
黎央一睁眼成了自家侄孙女,面临六位未婚夫退婚、家族破产、侄孙们命运坎坷的局面。她撸起袖子,开启直播:“一卦三千,不准退还。”各方网友蜂拥而至嚷着打假,结果来到黎央的直播间后,再也出不去。“你说什么?京圈太子爷是女的。”“顶级世家的家主竟然是个天阉,那他的子孙们岂不都是别人的血脉。”爆料越来越多,那些京圈豪门全都关注...
唐无忧
权御山河
权御山河
高山流水,竹林邀月。艳曲流韵,悲笳戍鼓。这是风雅疏狂的时代,也是荒唐动荡的乱世。世人皆言谢家七郎风骨超尘,玉山倾倒,独占大晋朝半壁风流。萧清晏早有不轨之心,却只能将人供做心头白月光,悄悄珍藏。只因为,她必须做好她的云陵萧氏九郎。在这个属于男人的强权舞台上,想要横着走,必须先专心搞事业!山河破碎,秩序崩塌,中原大地白...
梁清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