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结果第二天,局势便骤然反转。唐州军大显神威,一举击溃振武军,将完颜峤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回开封城去了。
襄阳军虽损失惨重,主力却仍在。加之唐州军的战斗力再一次拔高,大乾在中路的优势愈发稳固,持续扩大。
完颜卜悦在屋里踱着步子,对着空气一遍又一遍痛骂完颜峤——他这堂兄弟实在太不给力,这般大好的机会,竟就这么败逃了,简直窝囊透顶。
另一边,蔡正阳倒是长长松了口气。北元愿意让步,意味着他能为大乾争取到更优渥的条件,当即趁热打铁,拟定出一份和谈初稿。
初稿第一条,大乾与北元以兄弟相称,北元为兄,大乾为弟。对此,大乾上下无不满意——起码算是平辈了,比起从前的矮一头,已是天壤之别。
第二条,岁币削减四成。这极大缓解了大乾的财政压力,倒也勉强能让朝野接受。
最棘手的是第三条:北元只同意归还蔡、唐、邓、临四州,且大乾不得在此大规模驻军;此外,北元境内的其他大乾军队,必须全部退回此前的国境内。
这意味着,大乾目前占据的汝州、许州、积石州,都得还给北元。
总的来说,中路军能拿下三州之地,西路军得一州,至于东路军,便实在太过拉胯了。
能从北元手中讨回四州,固然是好事,可到手的三州要白白还回去,任谁都不甘心——那可是将士们用性命换来的。
赵牧觉得这条件尚可,却不便亲口应承。到手的土地再吐出去,日后少不了挨骂。
可和谈本就是互相退让的事,若一方寸步不让,那还谈个什么劲?
“谢相、崔相,二位都是朝中老臣,国之柱石,你们怎么看?”赵牧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他不便表态,这口锅,还得劳烦二位担着,也全了君臣间的情分。
谢必安在心里反复盘算:这锅若是接了,搞不好晚节不保;可若没人开口,战事就得继续,免不了加税,万一加了税还没打胜仗,照样是晚节不保。
他虽是主战派,却也清楚朝廷的家底。既然北元有心求和,眼下已是不错的机会。毕竟以当前战局看,大乾想攻占中原,还差着远呢。能在淮河北岸占块地盘作缓冲,也能添几分战略纵深。
见崔思退老神在在,摆明了不愿先开口,谢必安索性来了硬的:“此事,崔相不妨先说说?”
崔思退是右相,外务本就由他主掌,谢必安让他先说,倒也合情合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