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的阳光,带着初夏特有的清澈与朝气,慷慨地穿过洁净的玻璃窗,斜斜地洒落在宽敞明亮的教师办公室里。光影在纤尘不染的地板上切割出明亮的几何图形,空气中漂浮着微尘,在阳光的照射下如细小的金粉般舞动。整个办公室还处于静谧之中,只有林雪萍一个人在。
她来得极早,甚至早于校工打扫的声音。这是她多年教学生涯形成的习惯,喜欢在全校苏醒前的静谧里,梳理一天的计划,批改作业,或者像现在这样,为接下来的课程备课。
桌面上摊开的是高二(三)班的生物课本和她的备课笔记本。笔记本的纸张已经泛出柔和的旧色,页脚有些微卷,密密麻麻记录着她多年的教学心得、知识重点的演变,以及针对不同届学生特点所做的调整。此时,她的指尖停留在“基因表达调控”这一章节的页面上,眉头微微蹙起,红笔的笔尖悬在纸页上方,迟迟没有落下注释。
这个知识点对于高二学生而言是难点也是重点,抽象且复杂。她希望能找到一个更生活化、更易于理解的切入点。上次尝试用“细胞工厂”的比喻效果尚可,但似乎总觉得少了点直击灵魂的清晰感。咖啡杯里袅袅升起温热的白气,散发着浓郁的咖啡香,却未能完全驱散她思考带来的专注凝滞。
忽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带来门外走廊清晨更清新的空气。林雪萍以为是同教研组的老师,正想开口打招呼,却在抬眼的瞬间愣住。
门口站着的是江明华。
他穿着一件质地柔软的浅灰色薄衬衫,衣袖随意地挽到了手肘处,露出线条结实的小臂。清晨的光线勾勒出他挺拔的轮廓,脸上带着一丝晨跑过后的红润和清爽的笑意。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左手提着一个熟悉的藤编提篮,上面盖着素雅的棉麻布巾。
“你怎么……”林雪萍眼底的困惑瞬间被惊喜取代,放下红笔,起身迎了过去,“这么早?”
江明华走进来,顺手关上门,将提篮轻轻放在她办公桌的空位上,带着点邀功似的笑容:“早上跑步路过东大街那家老字号的豆沙酥饼铺子,新出炉的第一锅,香飘整条街,队伍都排拐弯了。想着某人这两天念叨过嘴馋这个,就给你捎了点当早餐。”他一边说着,一边揭开提篮上的布巾,一股混合着烤酥皮的麦香和细腻甜豆沙的浓郁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霸道地压过了咖啡的味道,浓郁得令人食欲大动。
篮子里整齐地码放着七八个饱满圆润、色泽金黄的酥饼,饼皮薄如蝉翼,层次分明,似乎轻轻一碰就要簌簌掉渣。旁边还贴心地配了温热的、装在保温杯里的无糖豆浆。
“真香!”林雪萍深深吸了一口气,所有备课的难题似乎暂时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眼里只剩下那诱人的酥饼,“那么多人排队,你等了很久吧?”她心里明白,所谓“顺路”绝非易事。东大街离他们住处和他晨跑的路线都有段不近的距离。
江明华不在意地摆摆手:“还好,跑过去当热身,排队的工夫活动下关节正好。”他拖过旁边的椅子坐下,目光扫过她桌上摊开的课本和备课笔记,“这么难啃?一大早就愁眉深锁的。”语气里满是了然和关切。
林雪萍在他旁边坐下,掰开一个温热的豆沙酥饼。酥脆的外皮应声裂开,露出里面饱满的、暗红色油润的豆沙馅,香甜的热气瞬间扑鼻而来。她小心地咬了一口,那酥皮带着热气的焦香混合着细腻香甜、颗粒感刚刚好的红豆沙,瞬间在舌尖爆开满足的讯号,一路熨帖到心底。连带着早起那点微妙的起床气和对备课难题的轻微烦躁,都仿佛被这浓郁甜美的味道温柔地抚平了。
“嗯,基因调控这块,”她一边满足地咀嚼着,一边含糊地指着课本,“总想找个更形象的、能把那些激活因子、抑制因子、顺式作用元件什么的,都串起来的神比喻。抽象的分子机制离他们太远了。”她说着,顺手翻着课本,试图指给他看那些弯弯绕绕的示意图和术语。
就在她翻动书页寻找插图的时候,一张边缘微微卷曲、有些发黄的老照片,意外地从厚重的生物课本内页里滑落出来,悄无声息地飘落在光洁的地板上。
林雪萍下意识地弯下腰去捡,江明华的动作更快一步,他已经先于她伸出了手。两人的指尖在距离照片几厘米的上方微妙地悬停了一下,旋即分开。江明华轻松地拾起了照片,目光落在上面时,微微一凝,随即扬起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带着回忆温度的笑意。
“这照片怎么还在这儿?”他笑着问,语气带着重逢故友般的熟稔,将照片轻轻递给林雪萍。
林雪萍也看清了照片的内容。照片已经褪了些色,但仍清晰地记录下了一个充满年代感的课间瞬间。背景是市图书馆门前的标志性石阶,一群穿着高中校服的少男少女挤在镜头里,笑容青涩又灿烂。站在照片正中央,扎着高马尾、笑容最为肆意张扬的那个女孩,正是高中时的林雪萍。她旁边站着的少年,穿着同款校服,身形挺拔,眉宇间带着少年人的英气和不驯,一只手看似随意地搭在身旁另一个带着眼镜、笑容有些拘谨的眼镜男生肩头,另一只手则悄悄地比了个“V”字——那赫然是年少时的江明华和他高中最铁的哥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