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个女孩的手都冻得通红,动作却很熟练。
在这个时代,女孩早当家,针线活是她们必须掌握的技能,或许也是未来唯一的嫁妆。
屋子里稍微安静了一些,只剩下王氏哄孩子的声音和张大山自己的呼吸声。
他靠在床头,闭目梳理着混乱的记忆,重点是关于这个“家”的财政状况和人际关系。
结果……令人绝望。
这个家,穷得叮当响。
全部家当除了这破屋,就是几亩贫瘠的劣田。
因为地处山坳,日照不足,加上缺乏肥料和好的耕作技术,田地产出极低,种出来的粟米和豆子,勉强够一家人喝稀的,遇到灾年就得饿肚子。
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是那几亩薄田的产出,二是原主张大山偶尔上山砍柴、打猎,或者去县城打短工换点铜板。
但这些收入极其不稳定,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更要命的是,这个家还有一个巨大的窟窿——张大山的爹娘,张老汉和张婆子。
这对老夫妻住在村子另一头,和他们的小儿子,也就是张大山的弟弟张二狗一家住在一起。
按理说,父母跟着小儿子过,张大山这个长子应该能轻松些。
可现实是,张老汉和张婆子偏心眼到了极点!
在他们眼里,小儿子张二狗哪哪都好,是心肝宝贝;大儿子张大山就是根草,娶了媳妇生了娃,就该像牛马一样干活,不仅要养活自己的一大家子,还得时时接济、孝敬他们和小儿子一家!
记忆中,张婆子三天两头就要上门来“巡视”一番,不是哭穷说二狗家没米下锅了,就是抱怨身上哪哪不舒服要钱买药,或者干脆直接上手,从大儿子家本就不多的存粮里“借”走一些。
张老汉则通常板着一张脸,扮演严父的角色,动辄就用“孝道”、“宗族规矩”来压人。
张大山每次试图反抗或者抱怨,都会被扣上“不孝”的大帽子,甚至扬言要去祠堂请族长评理,要把他从族谱上除名。
原主张大山性子懦弱,又被传统的“孝道”思想束缚,每次都是忍气吞声,打落牙齿和血吞。
王氏虽有怨言,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偷偷抹泪。
久而久之,张二狗一家更是有恃无恐,把大哥家当成了予取予求的粮仓和钱袋子。
“当家的,你想啥呢?”
王氏见丈夫半天不说话,只是皱着眉头,忍不住担忧地问,“是不是头还疼得厉害?”
张大山睁开眼,看着妻子蜡黄憔悴的脸,叹了口气:“没事,就是……想起爹娘那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