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陈明和李强都探过头去。
只见那片被隔离起来的、原本病恹恹的金鱼藻,在夕阳最后的余晖下,几株位于中心的藻类顶端,竟然抽出了一抹微弱的、但清晰无比的……新绿。
那抹绿色,像是黑夜里点亮的第一颗星,像是绝境中生出的第一缕希望。
李强激动得差点把碗给扔了,一巴掌拍在陈明背上:“成了!小陈,成了!这老家伙的王八……哦不,这塘里的宝贝,有救了!”
陈明也笑了,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他转头看向独…臂杨,想说声谢谢。
却发现老人根本没看那抹新绿。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三个,那只浑浊的独眼里,映着三张因为疲惫和欣喜而交织在一起的、生动的脸。他的嘴角,似乎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那抹新绿,像一个信号。
独臂杨的“考验”,在无形中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他话依然不多,但不再是纯粹的监工。有时候,他会指点李强,哪个时辰的螺最肥,会浮在水草的什么位置;有时候,他会告诉阿锦,水面上起了哪种涟漪,就说明水下的鱼群在做什么。
这些知识,不属于任何一本教科书,它们是独臂杨用半辈子的时间和一只手臂的代价,从这片水里一个字一个字“读”出来的。
阿锦听得如痴如醉,她发现,老人的“经验”,往往能以一种她从未想过的方式,印证甚至超越她所学的“科学”。比如老人说“西南风起,水生三分寒,鱼藏石底不动”,阿锦后来用便携水质监测仪一测,果然,西南风向的干冷气流会迅速降低表层水温,并影响水体溶氧率,导致鱼类活性降低。
“科学是骨架,是规矩。但活水,是有性子的。”老人第一次跟陈明系统地聊起他的“养水经”,“你得顺着它的性子来,不能拧着它。你那园子里的水,太干净了,干净得像个假人,没有魂儿。魂是啥?就是这些花鸟鱼虫,生老病死,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那口气。”
陈明静静地听着,他知道,这才是他此行最想求取的真经。这比找到“青背龙鲤”本身,意义更为重大。
这天上午,团队正按部就班地干活。李强哼着小曲,用网兜精准地抄起一只躲在石头缝里的大号黑壳螺,嘴里还振振有词:“小样儿,还想考你李大爷的眼力?你这体格,都超标了知道吗?跟我走一趟吧!”
阿锦则在给她的宝贝麦穗鱼“加餐”,投放一些捣碎的豆饼,引得一群小鱼疯狂抢食,水花四溅。
一片祥和之中,一阵刺耳的汽车喇叭声,打破了杨家村的宁静。
一辆黑色的,擦得锃亮,与周围的泥土路格格不-入的豪华商务车,蛮横地停在了水塘边的空地上。车门打开,下来三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戴着金边眼镜,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的男人,他下车后先是嫌弃地看了看脚下的土,才迈开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