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这片浩瀚林海,他们默默坚守
把青春,揉进岁月的洪流
他们是无名的英雄,在时光里不朽
林区的传奇,在天地间长留
我小心的把信封好,送到邮政点邮了出去。
又过了二十几天,我收到了林业报的回信,信中仍然有五份报纸,一整版的八0猴票和一封信。
信依然是刘峰编辑写的,信中他依旧鼓励了我一番。最后表示"林之脊梁"已经发表了,这次就不另给稿费了。寄来了一整版邮票就当抵稿费了。这让我狂喜不已。连忙小心地把邮票放好收藏起来。
接下来,我一边努力学习,锻炼,一边将平日里的一些感悟,记录并写成各种散文,诗词。准备将其中比较满意的寄到一些报社发表。
这一日,晚饭时我发现父亲的脸上明显有些忧愁的神色。忍不住叫道:"爸,怎么啦?遇上什么困难了吗?
父亲看了我一眼,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才说道:“不是我这儿有什么困难,是下午局里电话通报,前天09林场在河里解水摞子的时候,有四名工人掉下了木材堆,等从河里找到两人时,已经没救了。另两人至今还未找到,我担心水运高峰期要来了,安全责任很重啊。”
水运最怕起水摞子,就是树木太多,将河道堵死。必须用人力去慢慢撬开,使其松动,树木才能向随水流冲向下游。这项工作十分危险,用工人的话讲:不亚于去炸碉堡。
因为人必须到树木堆上去,也就是在河里,一旦树木松动,所有的木材都会滚动。人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河里,受到树木的挤压,造成伤亡。
我苦想了半天,想到后世无论什么领域都可以用大数据进行规划。水运为什么不能事先做好规划呢?根据水流量及水深等数据,做出合理的木材入水量,只要多批次小流量放木材入河,不就能极大的解决河道被木材堵塞的问题了吗?
于是我又询问了父亲一些问题,得知木摞子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各林场。
木材一旦飘到县城以下,由于河流加宽,水深水流量都大了许多,极少发生堵塞河道的事情。
于是我便拿过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条弯曲的线,作为河道。
“我们先要把各个季节的水流量,以及相应的河道最大承载量摸清楚,这样就能合理地进行下水木材量的控制,既不堵塞河道,也不至于浪费水资源。还可以规划好每个工段木材下河的时间,最好由下游最先下河。比如每天早上八点到十点,是最下游工段下木材时间。上一个工段从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下河,等木材飘到下游工段时,下游工段的木材已经放完,并飘到更下游去了。这样就不容易形成木摞子堵塞河道了,而其它时间就作准备,把木材推放到河边,时间到了才放下河。
同时每隔一段距离安排一个弱劳力,进行巡查。拿上两面旗,一旦河道有堵塞的情况,立即竖起红旗,上面的人也把红旗插起来。一旦看到下游插上红旗,上游立刻停止放入木材。这样可以避免大规模的堵塞出现,小木摞子只要上游开闸放水,很容易就被水流冲开了,无须人员去解开。这样就能尽量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父亲听完,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是个办法,现今的情况也只能这样了。”父亲拍了拍我画的图说道。
然后站起身来,“你收拾碗筷,然后做作业。我去通知几个工段的人明天来场部开会,商量一下实施的具体方法。可行的话也报到局里,让其它林场也这样做。可以少伤亡很多人员啊。”说完父亲叹了口气,去电话总机房打电话去了。
第二天,各工段的段长,以及负责木材下河的班组长都来到场部。进行了大半天的激烈讨论,终于确定了放木材的时间,以及各自负责的河段巡查任务。至于河道最大承载量,只能边干边记录,进行统计后才能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