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成为唐王殿下麾下,一名光荣的东征军长矛手之前,朱恭涤的人生,与“奇妙”二字,没有半分关系。
他姓朱,这是他唯一的、也是最无用的“财富”。
作为周王一脉,早已疏远到不知隔了多少代的远支宗室,他的人生,更像是一个尴尬的笑话。按照祖制,他身为宗室,不能经商,不能务农,不能从事任何“贱业”。但朝廷每年发给他们这一支的俸禄,那点微薄的禄米,连给一家三口糊口,都显得捉襟见肘。
在河南南阳那座破败的小院里,他的人生,就是由饥饿、屈辱与无尽的劳碌所构成。他见过妻子,为了给儿子省下一口米粥,自己偷偷喝了一天的清水;他见过自己那年仅五岁的孩儿,眼巴巴地看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不敢哭闹,只是一个劲地吞着口水。
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偷偷地,去做那些宗室律法所不容的“私活”——他去码头上,帮人扛过大包;他去深山里,冒着被野兽叼走的风险,打过野味。每一次,都像做贼一样,生怕被宗正府的人发现,夺去他那份可怜的俸禄。
他是一个顶着“宗室”名号的、在泥泞里打滚的、最卑微的穷人。
直到那一天,唐王朱聿键,返回了南阳。
皇帝的“宗室新政”,如同一道天雷,劈开了他那灰暗的人生。
——“响应号召,组建开拓军,远征海外,以战功,换取真正的、世袭罔替的封地与爵位!”
当这则消息,传遍整个南阳时,无数的宗室子弟,看到的是建功立业的野望。而朱恭涤,看到的,是活下去,并且,是能“像人一样”活下去的唯一机会。
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
在那间漏风的茅屋里,他对那忧心忡忡的妻子,说出了他一生中,最坚定的话:“我宁可死在去往富贵的路上,也不愿,再看着你和孩儿,在这里,慢慢地饿死。等我!我一定会回来,让你们,过上顿顿有肉吃的好日子!”
他没有像样的行囊,只是怀揣着几个妻子连夜烙好的、硬邦邦的麦饼,穿着一双刚刚补好的、最结实的草鞋,便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唐王那声势浩大的募兵队伍。
或许是祖上那点微不足道的宗室血脉,起了作用。他身材高大,臂力过人,在甄选时,被一名军官看中,直接任命为一名“什长”,归属于步兵营,统领着十名同样渴望改变命运的长矛手。
从此,他的人生,便与这支名为“东征第一军团”的战争机器,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
崇祯七年,春。朝鲜,平安道,铁山半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