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今大汉的疆域实在是太大了,等到征西的几支军队回师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昭武十九年夏。
蝉鸣聒噪,却压不住朱雀大街上震天的欢呼。
凯旋的将士们甲胄映日,旌旗蔽空,带着西域的风沙与遥远国度的战利品,踏着雄壮的鼓点,缓缓穿过夹道欢迎的人海,走向巍峨的宫阙。
远征西域的汉军主力,终于班师回朝。
诸葛亮的府邸内,那株由刘备亲手种下的梧桐已亭亭如盖,投下满院清凉。
黄月英站在回廊下,一袭天水碧的素罗裙,发髻间那枚青铜齿轮簪依旧熠熠生辉。
她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光滑温润的玉环,那是诸葛亮临行前赠她的信物,刻着一个小小的“明”字。她的目光越过院墙,仿佛能穿透长安的喧嚣,落在遥远归途的某一点。
时间如白驹过隙,她还清晰地记得,几年前的那个盛夏,她十五岁,他十七岁,就在这长安城,由那位已君临天下、却待他们如子侄般的圣天子刘备亲自保媒,缔结连理。
那场婚礼,倾城为媒,百里红妆,盛况空前。
满朝朱紫,万姓空巷,只为见证帝国最璀璨的星辰与最灵秀的璇玑合璧。
红绸从这座御赐的诸葛府一直铺到黄府,沿途百姓万人空巷,争睹他们这对璧人的风采。
刘备甚至亲自为诸葛亮扶正了象征成年与责任的进贤冠,皇后糜贞这边为黄月英簪上了一支九凤衔珠步摇,寓意龙凤呈祥,珠联璧合。
彼时少年夫妻,在满城灯火与天子期许的目光下,于皎洁月华之中,许下了“纵使白首,此心不渝”的誓言。
当时的排场实在算不得小,说是十里红妆都有些太小了,倾城为媒,百里红妆才能描述当时盛景之一二。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刘备会如此看重诸葛亮,就是诸葛亮本人也不甚明白。
世上估计也不会有人明白,刘备是在对原本的时空里,那个为复兴汉室殚精竭虑,宵衣旰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致敬。
一个人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他的同僚、上司、政敌、对手、百姓、当世人、后世人都发自内心赞美呢?
刘备有人黑,关羽有人黑,曹操有人黑,所有人都有人黑,可诸葛亮呢,那位为复兴汉室而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将忠诚贯彻到底的诸葛武侯呢,很难找到骂他的。
凭什么?
就凭那句“亮不能再临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