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写到第三页时,方稷的笔迹开始颤抖。他详细记录了从进门登记到被威胁报警的全过程,甚至画出了信访办的平面图,标注每个刁难群众和和稀泥的环节。
郑怀山在一旁看得直咂舌:"老方,你这写得也太细了吧..."
"就是要细。"方稷摘下眼镜擦了擦,"让纪检委的同志一看就明白,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整套'对付老百姓'的流程。"
方稷小心地将八页信纸叠好,装进信封。在封口处,他犹豫片刻,又补上一行小字:"实名举报,此信可公开"。
第二天清晨,方稷亲自来到市纪委大楼。与信访办不同,这里的保安见他年纪大,主动上前搀扶:"老人家,您找哪个部门?我带您去。"
接待室里,一位年轻的女干部双手接过信封:"您放心,我们一定认真调查,如果属实我们会在15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
一周后,这封信引发的风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先是市纪委通报批评了12名信访干部,接着省委巡视组进驻开展作风整顿。最令人意外的是,《民声日报》在头版刊登了方稷来信的节选,配发的评论员文章标题赫然是:《破除"门难进"背后的官僚主义堡垒》。
三亚的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议论这件事。早餐店里,一个卖菜的大妈拍着桌子说:"早该整治了!上次我去办个证明,跑了四趟!"
而此时的方稷,却回到了试验田里。他蹲在田埂上,仔细检查着新培育的抗旱稻种。铁柱匆匆跑来:"方老师!市委刘秘书长来了,说想见您!"
方稷头也不抬:"告诉他,我正在工作。老百姓的事,该找哪个部门就找哪个部门去。"
远处,刘秘书长的车停在试验站门口,却没人敢进来打扰。烈日下,方稷的身影在稻田里显得格外渺小,又格外高大。
那天晚上,郑怀山家的电视里播放着新闻:信访系统开展作风大整顿,多地出台便民措施...
张地马给方稷倒了杯酒:"老方,你这封信,算是捅破天了。"
方稷望着窗外的星空,轻声道:"我只是做了每个人都会做的事。"
"得了吧!"郑怀山笑着摇头,"换个人,当官的说报警抓你,估计就被当官的吓住了!"
方稷抿了一口酒,眼神却愈发清明:"老郑,你说得对。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他指着电视上正在播放的新闻画面,"你看,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整顿作风。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党和政府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的。"
郑怀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是。要不是上面有政策,你这一封信也掀不起这么大风浪。"